第300章【征战天下】(2/3)

不是主角,但是他的个人经历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便啰嗦了一番,多给了一些笔墨。目的呢,只有一个,就是想告诉大家,如果你想做什么事情,如果你有什么理想,那就赶紧来付诸实践吧,从来不要因为自己的年龄而担心自己的能力。

古人行,我们更行!

此次出征契丹,陈子昂被委任为清边道大总管武攸宜总管府的参谋。在出征前,陈子昂再次上书武则天,就武则天的《天下令》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陈子昂认为:您用囚犯和临时赎来得家奴组成征讨大军,首先,这是病急乱投医,不但现在囚犯和家奴人数很少,而且这些人多是怯懦胆小之辈,“未足可用”。其次。说好听的这叫一支大军,实际全是一批乌合之众,拿出来,丢人。丢国,“损国大体”。

陈子昂知道,如果就这样把奏章呈给武则天的话,肯定会激怒这个女人。在表达担忧之后,陈子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今天下忠臣勇士。万分未用其一,契丹小孽,假命待诛。”大意就是,现在国内的忠臣义士,正在为国家效力的还不到万分之一,只要朝廷下个命令把这些人召集来,就能灭掉契丹。

可惜,盛怒之下的武则天没有理会陈子昂的这份奏章。

主帅无能,士兵杂莠。

这支大军浩浩荡荡开往前线去了!

让我们所有人大为惊讶的是,这支大军首战取胜了!

公元696年。大唐,檀州

听闻武攸宜率军前来,孙万荣打算给武攸宜一个惊喜——夜袭檀州,趁唐军立足未稳之际!

孙万荣率数万精卒,在夜幕的掩护下,衔枚奔袭而来,防备大意的唐军一片混乱——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武攸宜这样的主帅,不乱才怪。

唐军即将崩溃之时,副总管张九节挺身而出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张九节临阵招募了数百敢死队员。

在一批囚犯和家奴中。招募数百死士应该不难,这些人别无他求,反正烂命一条,机会好的话。活下来还能得到一大笔赏钱。

老子为了赏钱,命都不要了,还怕你们?唐军敢死队员逆击而上!

此时,钱是万能的,至少没有比钱更好的方法能让这些乌合之众爆发超能力了。

胜利在望的孙万荣被翻盘了,契丹军大败而逃。

确切地说。契丹不是败在唐军手上,也不是败在张九节手上,而是败在金钱手上!

钱,真是个好玩意儿!

孙万荣,这次檀州之败只是个开始,接下来,你也会收到惊喜,比你给武攸宜的惊喜更大的惊喜,你绝对意想不到!

公元696年十月二十二日

李尽忠死了。

诸位不用猜测了,李尽忠不是死于武则天之手,也不是死于唐军之手,而是自然死,老死了。

于是契丹就推举孙万荣为新的首领,继续他们的反唐大业。

临危受命。

孙万荣将不负众望,他将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担当得起如此重担!

只是,一个第三方势力的加入,给了孙万荣一个措手不及。

第三方势力:后突厥。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就是唐与契丹,渔翁就是后突厥。

正当武则天被契丹折磨地头大的时候,后突厥出现了。

在后突厥介入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突厥的秉性,这有利于我们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否则,你会看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太宗李世民曾说过:“突厥,……君臣惟利是视。”

太宗李世民还说过:“与我邻而弃信扰边……”

蔡国公杜如晦曾经说过:“夷狄无信,我虽如约,彼常负之,……”

郑国公魏征则概括地比较全面,可以作为突厥的“自我评价”之语:“突厥世为中国仇,……。彼鸟兽野心,非我族类,弱则伏,强则叛,其天性也。”

突厥就这么个秉性,虽然唐史有诋毁人家的嫌疑,但是也非完全的诽谤!

后突厥此时的可汗是默啜可汗,姓阿史那氏,名环,全名阿史那环,这个人介绍起来很简单——很有代表性——典型的突厥人:反复无常。

只有了解了默啜的这一性格特点,我们不会疑惑于其以下的所作所为。

那我们一步步来见识一下。

第一次亮相:率众寇边

3年前,默啜的哥哥、后突厥的老可汗骨咄禄病死,默啜欺负其侄子年幼,就自立为可汗了。冬月刚坐上可汗的宝座,腊月他就带兵来打灵州。

前面说过,女人是不好欺负的,更何况这个女人是武则天。

武则天也不客气,直接派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予以反击,李多祚不辱使命,击败了默啜。

默啜可是捅了马蜂窝。

默啜被击败后,武则天还不解气,在随后的公元694年,派出了阵容仅次于“二十八将大军”的“十八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唐朝那些事儿】最新更新章节〖第300章【征战天下】〗地址https://wap.xbqg99.net/1/144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