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征战天下】(2/3)

他,洗刷了大唐对吐蕃屡战不利的耻辱。

他无愧于其父薛仁贵之威,他无愧于大唐镇边大将之名,他不负所托,知耻后勇……

他,就是大唐左羽林大将军、平阳郡公薛讷。

薛讷简历:

姓名:薛讷

字:慎言

生卒年:公元649-公元720年

父亲:薛礼薛仁贵

仕途履历:

49岁之前,城门郎,蓝田县令;

公元698年49岁,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使;

公元702年53岁,右羽林卫将军,安东道安抚副大使;

公元710年61岁,左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

……

主要功绩:

不好意思。按我的评价标准,暂时还没有值得拿出来说的。史料亦是如此,仅仅记载了一句:“久当边镇之任,累有战功。”这是《旧唐书》的记载。《新唐书》也仅有一句:“久处边,有战功。”

按中国史官的入册标准,若不是在随后的大战中有出色、卓著的表现,薛讷也断不能入史,最多是在《薛仁贵传》末尾留一句诸如“子讷。承父爵”之类的记载。

总之,他身负诸多荣耀的光环,这是事实!我也不卖关子了,他终将是大唐名将,而不是纨绔子弟。

但是,在深刻认识他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史书上对薛讷的一句话评价,这句评价很重要,看到这句话,才能真正明白薛讷的诸多表现背后的真正原因:

“讷。性沉勇寡言,其用兵,临大敌益壮。”——《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

列传第三十六

关键是后面一句——临大敌而益壮。

也就是说,薛讷适合或者说擅长对付强敌。换句话说,他不适合打小毛贼。

这是个很让人疑惑的问题,你小毛贼都打不过能打得过强盗?

在解答这个疑惑之前,我们先看看中国的一句古话叫做:遇弱则弱,遇强则强。

这是个相对论的问题,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正反两面相矛盾的时候。

关羽一生叱咤沙场,最后却败在陆逊之手,你能说关羽不会打仗?

张飞身负万夫之勇,最后却死在卧榻之上。你能说张飞打架不行?

远的说了,说点近的。

搁现代,就叫做好胜心!

有的人,好胜心极重,遇到能力比自己差得人,就不屑一顾。导致大脑经常短路;反而,遇到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就越发想去挣个输赢,什么智商、情商等等都明显会高于平常水平。

就像有句话说:恋爱中的男人都是诗人,恋爱中的女人都是傻瓜。

又像两个人谈恋爱,如果一方强势,一方温柔,那么,强势的也不会再强势了;而如果双方都是强势的人,那么平常在一起肯定争吵拌嘴的时候就多了,都不服输,都想争个赢!盖此意也!

关于这一问题,在大唐也有事例诠释,君记否,六十余年前,即贞观十八年,太宗李世民首征高句丽时,在辽东城下,李世勣部唐军遭遇高句丽四万援军来袭,李道宗仅率四千骑兵前去阻击,在发起冲锋时,大唐果毅都尉马文举曾大喝一声:“不遇劲敌,何以显壮士!”

壮士!是在遇到劲敌时才看得出来的!

名将!是在遇到强敌时才发挥才能的!

薛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而奚族此次进入幽州境内抢掠时,大唐当时的守边大将就是幽州都督薛讷!

不过,诸君先莫激动,现在的薛讷,还处在人生的起伏期,他真正展现威风的时间、和地点都不在这里。

奚族这次入侵规模不大,而薛讷是对付强敌的大才。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我要说什么了,长久无战事的大唐边军面对奚族的入侵,完全是措手不及。

但是,措手不及不等于就可以视而不见、不作为!

时任幽州都督薛讷赶紧组织兵力,前去追击撤退的奚军,可惜,当薛讷率军出发时,人家奚族部队已经撤回去了。

无功而返!

没关系,这一次不成功,还有第二次、第三次……

薛讷,希望你看准时机,及时抓住可能再次出现的其他机会,最终来证明自己!

公元710年,奚族的入境抢掠,只是一个小插曲,仅仅激起了稍许涟漪,很快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此次事件之后,薛讷继续做着他的幽州大都督,负责东北方向河北道的边防重任。

在这个位置上,薛讷已经做了近二十余年,在其任职期间,除了710年的奚族入境之外,再无战事,边境无事,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上,中国有四大盛世——汉代“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康乾盛世”。“文景之治”,在连年战乱之后,采取貌似无为的宽松政策,使经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唐朝那些事儿】最新更新章节〖第305章【征战天下】〗地址https://wap.xbqg99.net/1/144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