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安史之乱5】(3/3)
即使在李隆基退位后,高力士依旧不离不弃地陪侍在他的左右,而没有投奔已经成为帝国新主人的李玙。
在嫡长子继承制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虽然这不是一项科学的制度,但之所以延续千余年有着内在的合理性,因为只有血统与出身是无法改变的,一旦改用其他标准则会陷入无休止的纷争之中。
很多人会觉得“立能”更合适,可是能力高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异议就会有争议,继而衍生为争斗。
忠王李玙成为帝国新的皇储之后又要改名了。李隆基热衷于给儿子们改名。
李玙出生时的名字是李嗣昇,他改封为忠王时改名李浚,后来又改名李玙。他被册立为太子后随即改名为李绍,后因与南北朝时期宋朝太子同名而改名为李亨。
李亨在整个改名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估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父皇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给自己改名。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小沈阳的一句话。“跟你生活了这么长时间,换不了人还不能换个名吗?”
世人对于高力士干政的指责不绝于耳,因为饱读诗书的士子们难以容忍一个宦官对帝国政策指手画脚,可是高力士提出诸多政策建议是高瞻远瞩的,是高屋建瓴的,是功在当代的,因为他深深地热爱着李隆基和唐帝国。
高力士彻底断绝了寿王成为太子的希望,也许寿王根本就没有产生过对皇位的憧憬。
在整个太子废立的过程中,史书中并没有留下关于寿王以及寿王妃杨玉环为争取太子之位而活动的只言片语,反而是寿王的母亲武惠妃一直表现得很积极,也许寿王不过是母亲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一枚棋子。
最坚强的依靠母亲走了。
太子之位也与他渐行渐远了。这一串的打击接踵而至,可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厄运不过才刚刚开始。
此时的安禄山还只是政局风云变幻的观众。虽然这一切看似与安禄山遥不可及,可是却深刻影响着他未来的路。>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唐朝那些事儿】最新更新章节〖第5章【安史之乱5】〗地址https://wap.xbqg99.net/1/144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