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国宝”是赝品(2/3)

只看上去显得古se古香的大瓶。

“国之重器,名不虚传啊!”只听郑老大声赞叹道。

邓老也道:“是啊。这只梅瓶和我们以前在京城见过的那只简直一模一样!那只‘张飞梅瓶’众说纷纭,但大多数还是持肯定的态度,而眼下这只不遑多让,极有可能是真正的‘张飞梅瓶’,不管怎么样,三国时期的高古瓷器非常难得,其实是不是张飞用过的都无关紧要了。”

“邓老,为什么‘张飞梅瓶’这么值钱?”家豪突然问了一声,问出这句话来时他目光闪动,若有所思。

邓老娓娓回答道:“我们以前对‘张飞梅瓶’特意研究过,知道它表面蕴涵古代多种文化符号。梅瓶上部留存苍天之下卷云纹,瓶中部留存四季菊花图案,瓶外部留存又象八颗含苞yu放向ri葵,瓶下部留存有八个旋转太阳。

张飞梅瓶外部留存又象金沙遗址八面金se太阳环,而瓶下部留存有的八大莲瓣纹,又象八双人手托起八个金se太阳,寓意八阳落地,八叔拜手。中国古代有九阳she雕之说,为何只有八个太阳,是否寓意张飞将军已升天呢?古玩这东西是越有奥秘收藏起来越有意思,这也是为什么像‘张飞梅瓶’这样的古董受人追捧的原因所在,玩古玩其实在玩古代艺术文化,而古董是古代文化艺术的结晶体。”

“哦,这样啊?”家豪似乎领悟透了什么,轻轻地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

照邓老这么一说,一旦失去“张飞梅瓶”这个光环,眼前那只梅瓶就成为泛泛之物了,大家欣赏的是张飞,是对大将张飞的追思,想还原当年张飞金戈铁马,气吞山河血战沙场,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

然而,家豪清楚那只梅瓶的来历,他能确定东西跟张飞没有丝毫关系,或许是件仿品,不过技艺jing湛,是件高仿无疑。

尽管如此,家豪只字不提“张飞梅瓶”的异常之处,现在就算他当众指出那是件赝品,那也不会有几个人相信他的了,众多专家一致认定的东西岂能说打假就打假。

不过邓老明天非得花天价拍下来的话,家豪会想办法提示一二的,如果瓶子邓老放弃追拍了,那他就没必要做任何议论,他可不想抛头露面,更不想得罪势力雄厚的神秘大老板——金先生!

接下来家豪和林海涛走去察看其他的展品了,家豪挑选“宝光”最强烈的两件古董先进行察看。

第一件也是件瓷器,根据影像记录得知,那是明朝的一件瓷器,呈现葫芦形状,釉se当属青花。

而另外一件不看不打紧,一看之下家豪大吃一惊,心中惊奇道:“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啊!”

“姚哥,你对铜器感兴趣?”

见家豪目不转睛地久久盯着玻璃展柜中的一件铜器,林海涛不由问道。

家豪回过神来,语气很平静地说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兴趣了,就是觉得那件铜器造型比较奇特,和一般的铜鼎似乎不同。”

林海涛笑吟吟地回答道:“你没看到标牌上写着吗?‘汉代錾金彝’,是一件青铜彝。”

对于“彝”这个字,家豪只知道“彝族”,而不清楚古代还有所谓的“彝”这种青铜器。

刚才当看完那件铜器的来龙去脉之后,家豪心中感到很惊讶,因为那个东西并非汉代的,通过影像记录可知,那是chun秋战国时期的一件青铜器,所经历的历史比汉朝还要久远。

也就是说,金老板他们鉴定错了,将战国时期的一件青铜器看成了汉朝时期的,尽管两个时代相差也不是很大,但是总归有别的。

在家豪看来,断代有误是对一件古董最基本的误判,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判断错误了,那么就失去了方向,很容易估错其真正价值,可能低估,也可能高估,而年代往后推的往往是低估了古董原有的价值。

换而言之,金老板他们看走眼了,明明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却说成汉代的,这不是明显低估了么。

家豪虽然对青铜器没什么研究,但他熟知历史,chun秋战国以及其以前时期的青铜器更加jing良一些,商周时期著名的“司母戊鼎”不就是典型的青铜器么,代表了青铜冶铸业最辉煌的时代。

因此可想而知,两件造型差不多的青铜器,战国的应该比汉代的价值更大。

“青铜彝?”沉吟了片刻后,家豪疑惑道,“以前没听说过,这种东西那时候是用来做什么的?也是祭祀用的吧?”

林海涛回答道:“彝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也常用‘彝鼎’来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这件彝鼎应该不是出土文物,而是一件古玩,世代流传下来的。东西不错啊,造型端正,还体现出了古代高超的鎏金工艺,属于一件比较难得的青铜器。

“介绍牌上面说的‘錾金’,也就是在雕刻物上鎏金。鎏金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亦称‘涂金’,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据说这种技术在chun秋战国时已经出现,但那个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都市古董大亨】最新更新章节〖第60章 “国宝”是赝品〗地址https://wap.xbqg99.net/10/108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