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八卦(1/2)

“听闻周国公当时只是痛哭,并未说什么,皇后也并未说什么。 ”李三郎说得淡然。

春四娘的脑子一片混乱,一时竟想不清楚,这二人的“并未说什么”代表着什么。

李三郎也不解释,只道:“宫中的流言向来是不了了之。但这次却与从前不同。圣人既然起了疑,皇后便不能不给圣人一个交代。彻查之下,原来是皇后的两位异母兄长,在进献给皇后的肉糜中下了毒。皇后为了平息圣怒,对两位兄长竟是毫不手软,二人不但被贬为庶民,还被改姓蝮氏,最后死于流放途中。”

“皇后的异母兄长”春四娘拧眉道,“也就是魏国夫人的舅父魏国夫人深受圣恩,于他们也有好处,他们为何要加害于她”

李三郎叹道:“听闻蝮氏兄弟原本是想加害皇后,谁想魏国夫人命运不济,白白做了枉死鬼。”

春四娘更不明白了:“既是兄妹,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本该同舟共济携手共进才是,蝮氏兄弟为何却要加害皇后”

李三郎摊手道:“四娘说的乃人之常情,这蝮氏兄弟却不能以常理度之。否则皇后怎会改他们的姓氏为蝮听闻这兄弟二人自幼歹毒,皇后少时便备受二人欺凌。如今难得皇后不计前嫌,一样地让他二人加官进爵,享受荣华富贵。谁想这二人非但未心存感激,反对皇后多有不敬。且四处叫嚣,他们能有今日,凭的是自己的本事,与皇后全无干系。这也罢了,皇后的母亲虽是他们的继母,到底是长辈,他们竟也毫不放在眼里”

春四娘心说:就凭这,也不能说明蝮氏兄弟二人就会加害皇后啊。反倒是皇后,这二人对她如此不敬,以她的手段,倒极有可能设法除之而后快。

谁知道是不是她的一箭双雕

她下死劲看了李三郎一眼,他这么聪明的人,竟然不觉得其中有蹊跷

想来不过是为了逢迎上意罢了。果然是聪明人

说不是官场中人,谁信兴许官职应该还不低。

“三郎一口一个听闻,只不知从何人何处听闻”她故意用闲闲的语气问道。

李三郎张口就答:“李某虽不才,却也有几个在宫中当差的友人。闲来无事,茶余饭后,宫中秘闻向来都是谈资。”说到这里他微微一笑,“京城中人,其实与乡野村夫,也差不了多少。在他们心中,也有一部大明宫词。”

“这就是八卦之心人皆有之”春四娘望了李三郎笑道。

李三郎一怔,待明白此处的八卦是何意思后,也不纠缠,继续道:“武氏兄弟二人改姓蝮氏后,便赐了周国公武姓。他的国公之位,也是因此得来的,袭的是皇后之父,老国公的爵位。“

说完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祸褔相依,世事真是难料”

这么说,在这些古人眼里,武敏之是因祸得福了。

因为魏国夫人是代皇后受死,算无意中救了皇后一命,所以皇后心存感激,便善待她的兄长

若武后真是这么考虑的,武敏之也接受这种说辞,魏国夫人虽然不幸,倒也算死得其所了。

问题是,武后真是这么考虑的吗武敏之真会接受这种说辞吗

不知道是不是宫斗剧看多了,春四娘总觉得没这么简单,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一句话:无事献殷勤

待回过神来后,她被自己的想法吓出了一身冷汗:若武敏之也这么想武后对自己的儿子尚且如此,武敏之又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自己与武敏之相识一场,又与魏国夫人长得这么像,会不会被他牵连

她真是欲哭无泪,半点好处没捞着,这也算相识一场吗

武敏之贺兰敏之春四娘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关于他的点滴。

也许他的名气有限,史书上并无记载,或者有记载,但是着墨不多,所以引不起后人的兴趣。

只不知,乔之仪的大唐三百年里,会不会有属于他的只言片语

书到用时方恨少春四娘后悔不已。

可惜,悔之晚矣

她觉得自己真是倒霉,就象考历史科目的学生,近代史背得滚瓜烂熟,自信满满奔一百分去的。结果试卷发下来一看,额滴个神呐,特么考的居然是古代史。

若她照乔之仪安排认真听课,所有的一切,会不会有所不同

似乎也不会有什么不同,毕竟没有过所是硬伤。即便乔之仪本人来了,也不过与她一样,同为盲流,又能如何

难道他还敢跑去对未来的女皇说:“在下熟读史书,是上天派我来辅佐你成为一代女皇的”的么

早知如此,倒不如魂穿算了。

就算穿在将死的魏国夫人身上,也能落个痛快,比因缺一纸破过所困在这里日夜悬心强。

“四娘四娘”李三郎关切的呼唤唤醒了她。

她抬眼怔怔地望着李三郎。

不知怎么脑子里又浮现出了那一句: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乔之仪帮不了她,武敏之也不可靠,武如日更是沓无踪迹。而眼前的这个人,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盛唐秘事】最新更新章节〖103、八卦〗地址https://wap.xbqg99.net/100/10091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