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八百万军资(1/2)
次日天光大亮,段达和鱼俱罗早早地就率领骠骑营三百将士在晋王府门外整装列队,等候护送杨广离京。
杨广也提前来到府中正殿,和鱼赞、焦等留在长安的众家中值役人等相见、道别,正yu出府门启程,突闻有人来报:正阳宫里的何公公前来传达娘娘的旨意。
杨广得报后,心里咯噔下,唯恐事qing有变,母亲临时改变主意,不肯放自己离京了,稳了稳心神,说出个“请”字。
稍顷,果然见何柱儿满面春风地走进殿来。杨广忙起身降阶相迎,将何柱儿让至上首站定,自己撩衣襟跪倒在他面前,口称:“儿臣恭聆慈谕。”
“娘娘口谕:赐河北道行台百万钱,以充军资,着河北道行台尚书令、晋王杨广代领,择日解往并州。”
啊?
杨广听何柱儿宣示完母亲的口谕,不jin楞在了当地:母亲哪儿来的这百万钱赏赐自己?
何柱儿笑容可掬地俯身扶起杨广,向他解释道:“娘娘临行前交待咱家,她老人家不忍亲历与王爷骨肉分离的场面,今日就不来送王爷启程了,即命太子率诸位亲王、文武群臣到东门外为王爷送行。王爷要是还有什么话要对娘娘说的,由咱家代为回禀就是。”
杨广还未完全从眼前的惊喜中醒过神来,站起身,请何柱儿在殿nei坐下看茶,方才问道:“还请公公明示,母后这百万钱的赏赐是……”
何柱儿示意杨广屏退殿nei众人,方压低声音向杨广说道:“不瞒王爷,这百万钱本是万岁爷从宫中私中调出来给娘娘置办妆裹之用的。只因娘娘念及王爷您出镇并州,治下兵办不足,难以与突厥四十万铁骑相对抗,才将这百万钱赏赐给河北道行台,供王爷到藩后招募军士,补充粮晌用的。”
杨广听闻此言,呆坐半晌,眼眶中淌下两行热泪来:就在前不久,他还在心埋怨母亲不肯放他早日离京,哪曾想母亲会在临行前送如此大的份豪礼给自己。
心中羞愧交加,杨广jin不住挺身站起,毕恭毕敬地冲着何柱儿躬到地,动qing地说道:“望公公回宫代禀母后,阿纵定不辜负母后重赏,誓将突厥挡在关外。”
“好,好,好。王爷能领悟到娘娘的这番苦心,娘娘也就心安了。为bi免给王爷这lu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娘娘已命太子爷另派jin军,将这百万钱单du解往并州,待王爷到了并州,就可以用了。”
送走何柱儿,杨广擦拭干净脸上的泪水,抬整了整衣冠,吩咐声:“出府,启程。”
在众人簇拥下,杨广头戴顶远游冠,身着袭浅黄se锦袍,腰束十环玉带,足蹬薄底马靴,来到府门外,翻身上了“铁蹄龙”,抬眼向身前身后环顾:只见头前、身后各有三十名盔明甲亮的骑兵引lu、护随,骑兵队列后紧随着辆萧萧、瑟瑟两名侍女乘坐的帷车,杨广知道,那只自己亲驯养出来的“黑将军”也装在只铁笼里,随瑟瑟在这辆车里;在帷车后面,则依次排列着持长戟的步军和背弓挎箭的弓箭;杨广远远地望见,在骠骑营队伍最末尾的十几辆身形庞大的战车旁边,张须陀和江陀子并肩而立,正随时听候出发的命令。
此时看到江陀子,杨广随即想到方才应该托何柱儿回宫带个话给母后,告知她江陀子随自己同前往并州了。好在呆会儿出城时,还可托大哥捎话给母后,如若不然,不仅江陀子本人,就连自己也要失礼了。
杨广正注视着江陀子,想着心事,就听身旁的段达大喝声:“全军听令,向东列队出发。”
杨广这才注意到,在自己坐骑的左右,段达和鱼俱罗两位骠骑营的佐领全副披挂,正贴身护从着自己。再朝他人身后看去,赫然就见段达马后有名军士,双捧着杆银光闪闪的点钢枪,再往鱼俱罗马后望去,却有两名身材魁梧的军士合力抬着他的兵器:柄长约过丈的大砍刀(书中暗表,杨广因不识得,才将此刀误认做是大砍刀,实则鱼俱罗的这件趁兵器名唤排云刀,重约十斤,刀锋全系百炼jing钢制成,削人首级如砍瓜切菜般)。
杨广因见鱼俱罗的兵器刀长势沉,暗自惊叹之际不由得心中动:鱼俱罗的身要远胜于张须陀,如有他护着自己微服私行,纵使半道上yu到三五十歹徒jian人拦lu打劫,也断不是他的对。
杨广在三百骠骑营将士前呼后拥下穿城而过,自然引来了许多长安百姓沿街驻足观望,纷纷向杨广投来了羡慕的目光。杨广端坐在“铁蹄龙”马背上,甚至还能听到有人在暗自议论:晋王这么小的个孩子,皇上和娘娘怎么舍得让他离开父母身边,到什么并州去对抗突厥呢?
行人走了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路隋行】最新更新章节〖第234章 八百万军资〗地址https://wap.xbqg99.net/102/102620/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