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十六、班门弄斧(2/3)

是那一个啊?”

“你这样絮絮叨叨的,可是为了何事?”林黛玉见到薛蟠穿着一袭柳绿色的箭袖,罩着一件银鼠坎肩,头上带着银冠,脸若银盆,明眸皓齿,长眉入鬓,色若秋花,笑若……贼兮兮的,看上去并不是什么好人,从太湖石上稍微靠后了一些,“若是要出去,我带你出去就是,不用你的答谢。”

“要答谢,要答谢,一定要答谢,”薛蟠笑眯眯的看着眼前这位萝莉,“让我猜猜,林姑娘是不是最喜欢岁寒三友里头的竹君?”

“这你又是如何得知了?”林黛玉瞪大了眼睛,砸吧砸吧的看着薛蟠,“我确实是爱那一细尾森森,满室悠凉,且品格宁折不弯,也是我喜欢的。”

薛蟠得意洋洋的把折扇打开,上头就是绘着几竿修竹,边上还有一块大石头,画技老道,且多用连笔、枯笔、断笔,只见那修竹虽然是极为弱纤细的一点点,却仍有不屈之意,“林姑娘,”薛蟠得意洋洋的献宝道,“这是前朝郑板桥的真迹,他最有名的‘竹石’诗就题在边上,也是他的墨宝哦。”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林黛玉吟诵了起来,对着薛蟠的扇子只是瞧了一眼,随即也就不屑一顾的转开了头,“这诗的寓意不错,可是意境不佳,是有一股子刚强之意,但是却少了一点柔软坚韧的意思在里头,他的法和竹子自然是极好的,可是我不能要你的。”

“这有什么不能要的?”薛蟠奇道,他把扇子合了起来,递给了林黛玉,林黛玉却是不接,“扇子是不能乱给的,你若是大家子弟,怎么不知道这规矩?”

薛蟠还真不知道,他干笑两声,“这有什么,咱们是亲眷,”他特意加重了,“既然是自家人,什么规矩倒是也不必提。”

林黛玉这时候倒是觉得有些好笑了,大约是觉得面前这个微微有些胖的哥儿,还算是有趣,话有趣,且很是幽默,“你既然拿了郑燮的扇子出来,我且问你,”林黛玉骄傲的抬起头,“郑板桥号称什么?”

“这一问,可是问对了,”薛蟠笑道,“扬州八怪,可是没错?”他看到了林黛玉脸上揶揄的表情,似乎顿时明白了什么,“额……姑娘的意思是?”

“郑板桥昔日就在扬州卖画为生,”林黛玉道,“又葬在扬州,他的字画,你,是不是扬州最多?”

薛蟠苦涩的点了点头,“是这个理儿……”

“我爹爹的房里头,就不知道存了多少,”林黛玉吐了吐舌头,俏皮的道,“你这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