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计时法

&g;

本文采用时辰计时法。

一.

十二时辰计时法:子,丑,寅,某,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日“时辰”从子时(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开始,到亥时(相当于夜里九点钟到十一点钟)结束。

古人说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

古人计时也说“刻”,这一时间概念源自于古老的计时工具日晷和漏壶。日晷是在一圆盘当中垂直竖立一杆,利用阳光下立杆投影的移动来计时,并以盘上刻痕为时间标记,即所谓的“晷度日刻”。

最初用漏壶计时,一昼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刻钟在时间长短上有出入,直到清代改一百刻为九十六刻,一刻才完全等同现在说的十五分钟。

二.

十二天色计时法: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天色计时法就是与时辰对应的天色描述,夜半对应子时,以此类推。

4fb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天香国色】最新更新章节〖古代计时法〗地址https://wap.xbqg99.net/105/1053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