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2)
爱新觉罗·弘昼(1712年—1770年),雍正帝第五子,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廿七出生,雍正十一年封和亲王,母纯悫皇贵妃耿氏,子永璧等,弘昼为历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爷,喜好办丧事,吃祭品,但亦有历史学家指他其实是为免卷入弘时和弘历对皇位的争夺而以“荒唐”为名韬光养晦风流医圣最新章节。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庚寅七月十三日申时薨,年六十岁,谥恭,是为和恭亲王。
弘昼五世孙溥良为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六世孙毓隆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进士,八世孙启功为当代书法家、国画大师。
编辑本段
作品
存世作品很少,精品更少。《金樽吟》是其代表作,这首诗表述了自己无意皇权帝位、只想把酒言欢及时行乐的心迹,被历史学家誉为“救命诗”,不仅保全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而且全了兄弟之道、君臣之道,更成就了清王朝史上的乾隆盛世。全诗如下:
世事无常耽金樽,
杯杯台郎醉红尘。
人生难得一知己,
推杯换盏话古今。
编辑本段
生平
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二十七日未时生。母纯悫皇贵妃耿氏,管领耿得金之女。
《雍正王朝》中的弘昼
雍正十一年正月封和硕和亲王。
雍正十三年十月,管理内务府、御书处事务。
乾隆四年二月,管理雍和宫事务。八月,授正白旗满洲都统。十二月,管理武英殿事务。
乾隆五年二月,授镶黄旗满洲都统。三月,办理勘定八旗佐领世职应袭则例事务。
乾隆十一年十二月,充玉碟馆总裁。
乾隆十五年闰五月,管理奉宸苑事务。
乾隆十七年四月,解管内务府奉宸苑事务。
乾隆十八年正月,擢任议政。五月,解管武英殿御书处事务。
乾隆二十八年八月,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七月十三日申时薨。年六十岁。谥曰:恭。
编辑本段
死因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位和亲王或许真是大智若愚,疯疯癫癫地不露锋芒,也不失为生存的一种手段。然而或许王室里的人生来便是彻彻底底的悲剧,弘昼到底死在了自己所不愿意的结局之上,因为管了点不该管的小闲事,三尺白绫便结束了这位另类王爷荒唐的人生。
也有种观点不认为弘昼是“因为管了点不该管的小闲事,三尺白绫便结束了这位另类王爷荒唐的人生。”而是自然疾病死亡,以下是摘录《清史稿》的一些片段。
编辑本段
历史记载
记载
二十八年
五月和亲王弘昼以仪节僭妄,罚俸三年石之子全文阅读。
高宗本纪四
三十五年
秋七月……癸丑,上临和亲王弘昼第视疾。丁巳,和亲王弘昼卒。太保大学士傅恒卒。
列传七
诸王六
镇国公。
理由一
书上写道&qu;和亲王弘昼以仪节僭妄,罚俸三年&qu;也只是说罚俸禄三年,并没有太大的惩罚。另外,书上还写道“上临和亲王弘昼第视疾。”说明当时弘昼病了,并且皇上特意去他府上探病.而之后没有几天弘昼就死了,而并没有发现有记载弘昼犯事而被赐死的事情.毕竟是要杀个王爷,不是杀什么阿猫阿狗,多少也得编点罪名进去,怎么可能一点记载也没有.如果说是秘密赐死,那么更加没有必要,弘昼的荒唐事迹随便抽出来一条就够将他名正言顺赐死,乾隆没有必要费事。
理由二
书上写道&qu;三十年,薨,予谥。子永璧,袭。&qu;按照清朝的规定如果这个人是被赐死的那么一定先夺其爵位,然后在赐死.其子不可能世袭他的职位.
综上两点,认为弘昼是自然疾病死亡,而非赐死的。
启功《启功口述历史 讲出心底的痛》
据说他病重临死时,乾隆曾去看望过他。和亲王挣扎着爬起来在床上给乾隆磕头,一边磕,一边用两手围在头上,比划出帽子样。和王的用意是希望乾隆把自己“头上”的这顶“和亲王”的“帽子”永远赏给子孙,就像八家“铁帽子王”那样永远世袭罔替地传下去。也不知乾隆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所答非所问地摘下自己的帽子,交给他,说:“你是想要我的帽子啊?”众所周知,皇帝的桂冠就是权利的象征。不知乾隆此刻是把这顶帽子当成普通的帽子,还是当成具有特殊意义的帽子。如果是后者,是想让和亲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沾一下这顶桂冠的边,还是讽刺他你到临死也不忘这顶帽子?这只能是见仁见智地任人评说了。但和亲王不算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而他死后乾隆仍让他的儿子永璧多袭了一代和亲王,而永璧的儿子虽不再袭亲王而改袭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反派女配】最新更新章节〖96〗地址https://wap.xbqg99.net/107/1070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