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1/2)

《作为先知的戈尔巴乔夫》

不知不觉中,春天来了。春天,总给人以希望和激情。树芽吐着嫩绿,微风轻触脸庞,虽乍暖还寒,可人们都知道:严冬和极夜都已过去。

脱去千篇一律厚厚的冬装,姑娘们露出美丽的身段,小伙子们露出坚实的臂膀,孩子们在草地上欢笑嬉闹,老年人沐浴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我惬意地走在大街上,突然想起,原来,今天是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的75岁生日。

“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这是斯大林的名言。是的,作为胜利者,无论他手上沾了多少无辜者的血,无论他多残暴多邪恶,无论他干过多少见不得人的肮脏勾当,他依然被人热情歌颂、顶礼膜拜,而一切卑鄙龌龊都可以被抹去——对这些“胜利者”来说,卑鄙就是无可替代的通行证。

可对“失败者”就不同了。一个失败者无论具有多少美德,总有人会他冷嘲热讽,甚至唾骂——当然我理解他们,因为向失败者落井下石既安全又实惠,还能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对胜利者可不能这样,那可是有风险的。

多年来,我听够了各式各色“聪明人”对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的咒骂或讥讽——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屏幕上充斥口喊“吾皇万岁万万岁”大辫子的文明古国。大概是历史太久远了,这个国家的“聪明人”特别多。而在这些“聪明人”眼里,居然有个人从皇帝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是被宫廷政变推翻的,而是被他自己缔造的改革吞噬的。特别令“聪明人”不能原谅的是,他虽掌握着足以毁灭地球十几次的武装力量,却始终不肯用它对付自己的人民,甚至不肯用来对付反对者。这个头上顶着世界地图的人,竟眼睁睁看着世界从他手中失去。

还不仅如此。这个堂堂前苏联总统,最后竟沦落到拍广告和写书谋生。

这简直太离谱了。

于是,各种咒骂倾泻在这个年逾古稀的人头上——“叛徒”、“西方走狗”……最轻的,也是“傻瓜”,“白痴”……

可是,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就是这么一种人——尽管他曾无可争辩地君临世上最大的帝国,尽管他一个命令就可使世界毁灭十几次,尽管他有最令人生畏的秘密警察力量,尽管他动动小指头就能让任何反对者尸骨无存……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成为世界上最随心所欲的人,什么权力、财富、地位,都不在话下。他还可以篡改历史,把自己描绘成完美的圣人。

可就是这么个人,当他拥有了这一切,却发自肺腑地说:“不,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

“不,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所以他要给人民以自由,他自己造了自己的反。和那些最终成为“胜利者”的“伟人”们不同,他的马克思主义手电筒不只照着别人,而且照向自己。他要给人们选择政府的权力,自己却无可奈何地失掉权力;他要给人民思想和言论自由,自己却从被讴歌的领袖变为被咒骂的罪人;他要给人民财产权,自己却沦到写书演艺谋生……真不可思议,他竟然还那么乐观。

毫无疑问,戈尔巴乔夫是名失败者,他没有实现革新国家联盟的目标,也没有建成“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可这算是他的过错吗?那种沾满了无辜者鲜血的制度早就背离了它的理想,它早就死了。是马基雅维里主义杀害了它。当1918年列宁和他的同伙用暴力摧毁俄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由选举出的立宪会议时,这理想就中了第一颗致命的子弹;同一年,当红色恐怖催生杀人如麻的契卡,这个理想又一次惨遭屠戮;当1929年通过暴力驱赶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导致几百万人饿死,这个理想再一次惨遭亵渎;当1937年、1938年大清洗的恐怖笼罩着俄罗斯大地,人们互不信任、争相告密时,这个理想已经濒临死亡;当1939年签署《纳粹-苏联条约》,和法西斯握手言欢、瓜分世界时,这理想就彻底死了,只剩下一具官僚国家的尸骸。但多少年来,制度的主宰者们,尽管他们自己都不信那些骗人的说教,却努力装作理想还没死的样子,为它涂脂抹粉乔装打扮,以维系既得利益。

“我也可以不开始改革。”多年以后,戈尔巴乔夫回忆到:“制度本身还具有稳定性,再维持几十年是可能的。”

确实是这样。80年代初,谁都没料到苏联会在十年内解体。这种不民主不自由的帝国 确实还保持着稳定,再维持几十年应当不成问题。可以后就不好说了。路易十五说:“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戈尔巴乔夫完全可以墨守成规,当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总书记——毕竟他登上权力顶峰时才54岁,而且身体健康,没有不良嗜好。至于自己死后制度哪一天崩溃,国家与人民要付出什么代价,那与戈尔巴乔夫无关。人生苦短,赶紧享受特权、及时行乐有多好,可以找个漂亮女演员女护士演绎一段风流史黄昏恋,也可以到世界各地出出风头,还可以到遍布全国的风景胜地度假疗养狩猎,更可以对着红场上山呼万岁的人民培植自己的个人崇拜。是呀,干吗要搞那种劳什子、催人老、充满风险的改革?

可米哈依尔?谢尔盖耶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的成长史连载】最新更新章节〖第1185章〗地址https://wap.xbqg99.net/110/110313/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