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1/2)
考虑到这段发帖间隔有点大,把已完成的第31章整理重发一遍。
﹏﹏﹏﹏﹏﹏﹏﹏﹏﹏﹏﹏﹏﹏﹏﹏﹏﹏﹏﹏﹏﹏﹏
微博——hp://
博客——
微群——
﹋﹋﹋﹋﹋﹋﹋﹋﹋﹋﹋﹋﹋﹋﹋﹋﹋﹋﹋﹋﹋﹋﹋
第三十一章、伟人的心
我前面曾提到,一位导演朋友说:“任何一部肥皂剧,都需要有根搅屎棍,时不时捣鼓点事儿来。”
具体到我本人这部人生肥皂剧,这根搅屎棍自然是:女神的合法丈夫——黑社会。
说到这里,诸位看官肯定大跌眼镜:“人家才是合法丈夫,你这老通奸犯挖墙脚,人家没把你装麻袋扔筒子河也就罢了,反说人家是搅屎棍,也太鸠占鹊巢反咬一口恬不知耻了吧你。”
没办法。我说过不太在意别人从“道德”上怎么评价我。那玩意太虚,同样的事会得到一百万个评价,不值得我多费脑筋研究,更不值得我按众说纷纭去做——那会导致我什么事都做不成。
若说在意,我只在意一个人的评价——她评价为“优”,我就是“优”;而其余70亿人统统说“差”,也是废话。
至于我的厚脸皮是怎样炼成的,这里不做讨论。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写长篇大论(最好一万字以上,写出专著更佳)揭露鼠辈的无耻面目。这里我专门讨论黑社会的无耻。
还是没办法,我是楼主,我说了算。
当然,黑社会不姓黑,他姓郝,叫郝伟仁。
至于郝伟仁先生究竟是不是好人伟人,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不算,事实说了算。
但我不得不承认,黑社会是具有杰出才能的人。
想想也是,他从唐人街的外卖工做起,2年内考上哈佛,7年内混成年薪七八十万的华尔街精英,自然不会是等闲之辈。
而且,又几年过去,他的“华尔街精英”的身份已过时了,新身份是两家海外上市公司的老板。
前面说过,郝伟仁先生担任投资银行东亚区域总监前的几年,他一直表现得像个好人,否则女神也不会选他做老公。
变坏,是从被派到东亚之后。
这世上很多人都想成功,可最终成功的却是极少部分。
为什么呢?
很多lsr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怀才不遇”等,但我知道这不对。
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按事物演化规律,内因,也就是自身因素是主导性的;外因,也就是机遇因素是次要的。
明晰了这条规律,就知把失败归咎于“时运”是站不住脚的。
作为外因,“时运”会对损益产生一定干扰;但它不能毁灭强者,也无法把弱者变强。
所有的失败者,归根结底是由自身原因造成的。
那么,为什么有些看上去很有才气、很优秀的人,最终会一事无成呢?
因为存在短板。
成功是蓄水量,才能是组成木桶的板;只要存在一处短板,蓄水量只能到短板最高处。
有时进入桶里的水来得太快,短时间看似水面高于短板;但时间一长,水还是通过短板溢走。
也就是说,只要存在短板,即便侥幸成功你也hld不住。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见过太多昙花一现的“企业家”,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归根结底是他们自身存在某些缺陷。
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而知识技能又太多,我们无法掌握所有技能。
那么,我们最该掌握的技能是什么?
马云曾说:“人一定要想清三个问题,第一你有什么,第二你要什么,第三你能放弃什么。”
作为一名刚走上创业之路的人,我相信他这句话发自肺腑,因为我与他的感悟不谋而合。
这三条真正想清楚了,你就拥有成功者的基本素质;即使因时运干扰做不到马云那么大,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恰恰是这三条,是大部分人无法想清楚的。
先看看“你有什么”?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之所以“贵”,就是因有“自知之明”的人太少。
因缺乏自知之明,人们无法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或妄自菲薄或妄自尊大;妄自菲薄者缺乏勇气,总是丢失机会浪费时间;而妄自尊大者志大才疏,总爱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因缺乏自知之明,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搞不清自己究竟“有什么”。
而第二条,“你要什么”,对大部分人来说就更难了。据说哈佛大学曾选取了一批学历、智商相当的人做过个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发现其中27%的人根本没有人生目标;60%的人有目标,但模糊不清经常改变;10%的人拥有清晰的短期目标;只有3%的人拥有清晰长远的目标。25年后研究者追踪这批被调查者发现,有清晰长远目标的3%多数已成行业领袖;有短期目标的10%多数成长为技术精英;目标不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的成长史连载】最新更新章节〖第833章〗地址https://wap.xbqg99.net/110/110313/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