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最亮的星——释心的上架感言(1/2)

字,40天,平均一天7000字,这就是我这一个多月以来交给各位的成绩。

下午接到了编辑的通知,我的书明天要上架了,让我把上架感言写好,当时我的心凌乱了。

算算时间,我写文已经十五年了,记得初中时,是一篇几千字的《校园密室杀人案件》开始了我的写作之旅。那个时候,我的读者是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是一支水笔和一本薄薄的记事本。而现在,我的读者也有我的同学也有我的朋友,还有我的同事们,还有广大的网络读者(虽然群里只有72人),而我的朋友是一包烟,一台电脑。

每一个写文的人,都觉得自己创作出来的故事,是天底下最好玩,最有趣的,肯定能打动所有的读者。当我从第一本长篇开始,这种所谓的认为,完全被打破。点击惨淡,无人问津,只能默默得写。当时前方一片黑暗,我看不到我未来能成为什么样的写手。不过,我没有放弃,第一本就这么完本了。字数不多,但是我写到最后都是一丝不苟,当我将最后一个字输入进去时,我的整个人都轻松了。我的脑袋也开始空白了。这就是我的开始,没有像那些大神一样,获得成就,获得名誉,获得丰厚的报酬。

那个时候的我,刚刚初中毕业。

高中的大部分时间我也在写文,第二本书就是在每一节我讨厌的课堂上写出的,这一本书,我一直写到了大学,一点点的,在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去写。老师们以为我在认真的做笔记,而同学们会时不时拿过去看看我所写的内容。一样,很平淡,很无奇,但是我建立了我人生第一个读者群。好多的朋友都加到了群里,看着书友从五十人,到一百人,然后两百,三百,我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了。记得有一个读者加群时,就是四个字:“风云加油!”我他妈觉得世界都美好了。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第二本书没有写完,在大三时开始重开了新书,就是我的第三本书,也被一个叫布衣的编辑挖到了看书网,在那里,我默默码字,默默更新,编辑为我上推荐,为我求封面,我有一种感动,所以我坚持了下来。说实话,那时候的我,还是没有人教我怎么混迹网文,那时候的我,第一次怀疑自己,是不是这块料。

不过我认识了一帮写手,他们有的写网文,有的写纯文学,有的在杂志投稿,有的发表在网络上,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文学论坛,我们一起畅所欲言,一起讨论网文和传统文学的冲击,个个豪情万丈,大家都在互相鼓励着,要坚持下去,不在乎结果,不在乎成绩。

大学四年,两本书。

毕业后我继续在写着第三本,那时候的我,几乎不知道有全勤这个说法,由于毕业论文和工作前的培训,断更三个月后我开始打开电脑继续码字,继续去拉拢人气的时候,我发现,那个网站已经变了,领我入门的编辑也走了,新的编辑残酷得说,你断更那么长时间,这书肯定不行了。

这是我不知道多少次冷水了。

后来我跟着朋友做文学网站,做活动策划,偷偷拿出自己刚刚工作时那不多的工资去垫付网站的维护费,省吃俭用,就是为了那个从小就开始的梦想。

此刻才意识到,我已经断断续续跟文字在一起十年了。曾经跟我们一起打拼,一起对酒当歌,一起谈笑风生的作者们,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我就这么默默看着他们。那时候,只有两个人,陪着我,鼓励我,不要放弃。

那两个人:暗地月光(原名陈景尧)、誉森(原名郭中明)。我感谢他们,没有他们的陪伴,我不会在这黑暗中走出这么远。

可是人生就是那么多的意外。

2011年,我们曾经谈笑风生的作者群,传来了噩耗。著名的美女作家,暗地月光,由于心脏手术失败,不幸去世,年仅24岁。

晴天霹雳,曾经每晚抽打我写文的那个家伙,就这么去了天堂。

我近乎崩溃,也不敢相信,不过,那个在我好友里的qq头像,就这么灰色了很久。

在我终于相信这个事实的时候,我毅然决定了搁笔,退掉了许多莫虚名的作者群,删除了qq里大把大把的编辑,解散了自己的第一个读者群。让自己沉淀。

于是,我写出了《葬心》这样悲伤的短文小说。

2014年,我重新复活,改了笔名,继续我的故事。

《诸葛后人在现代》,带着我沉寂了4年的呐喊,回归了。

3年里,我读了很多书,《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山海经》《道德经》慢慢积累,就等一刻爆发。

诸葛后人这本书,我尝试了创新,首创元神驱魔师,创造了元神驱魔师的等级以及精神力修炼等级。并且将现实中人们常用的东西,甚至人民币都能去当做符咒去驱魔。

很多读者看到这样的新奇而驻足观看。但是我并不想就因为这样的新奇去吸引人,我还要写出更具有内涵以及实力的网文。

于是,每天重复着白天上班,晚上熬夜去写文。一根烟,飘出的烟,仿佛就是我的那缕思绪。也许还有许多的不成熟,也许还有很多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诸葛后人在现代(修真大少在都市)】最新更新章节〖夜空中最亮的星——释心的上架感言〗地址https://wap.xbqg99.net/112/1126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