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5)
出一声再见。&l;/br&g;
所谓的合并,几乎将市场部员工全部裁掉,只剩一个部门经理,一个主管,被合并到企划部,从此统称市场企划部。原市场部经理变成副经理,成了徐青的副手。&l;/br&g;
对整个集团而言,几个员工被扫地出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l;/br&g;
对营销部门,对穆彦,却是伤筋动骨。&l;/br&g;
与此同时,公司宣布了另一个重要消息——新项目因故推迟启动。&l;/br&g;
我去给程奕送文件,他没在办公室,一个人在茶水间待着,沉默地喝着一杯咖啡。&l;/br&g;
看见我,他转头笑了一下。&l;/br&g;
我看着那杯咖啡黑乎乎的颜色:“你都不加东西,就这么喝不苦吗?”&l;/br&g;
他回答:“苦也是种味道。”&l;/br&g;
我笑了笑,递上文件。&l;/br&g;
他接过去看了一眼,没说话,随手搁在一旁。&l;/br&g;
有风吹来,薄薄纸页掠过桌面,轻飘飘落在他脚下。&l;/br&g;
我将文件捡起,递上手中的笔,低声说:“麻烦您确认下回执。”&l;/br&g;
他接过笔刷刷签上名字,抬眼一笑,依然露出整齐白亮的牙齿,“你要咖啡吗?”&l;/br&g;
我看着他的杯子笑了笑:“不要了,我怕苦。”&l;/br&g;
他也笑,眉毛依然很有特色地上扬,笑容中的阳光味道却不再——在机场第一次看见他时,就像一个大学学长,和此时阴郁的模样,判若两人。&l;/br&g;
每个离开的员工都获得了应有赔偿金,只有市场部主管冯海峰例外。&l;/br&g;
他是以重大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缘故被炒,不仅没有赔偿,走得更是狼狈。&l;/br&g;
导致市场部付出这样惨重代价的源头,正是程奕负责调查的br造假问题。&l;/br&g;
对冯海峰的处理办法也是程奕提出的,穆彦对此默许。&l;/br&g;
公司对具体人员的处理如此坚决,对事件本身却采取了淡化态度,并没有对内公开。除了极个别人知情,公司同事都不知道冯海峰和br究竟有什么问题。事实上,我也只含糊知道个大概——此前br的报告对风险评估有严重偏差,影响了公司决策,以致临时推迟新项目的启动。程奕捅出这个问题,不只打击到市场部,矛头更直指穆彦。&l;/br&g;
纪远尧不得不让他调查,查到最后,终究没有证据表明br的数据是人为造假,只能归结为工作失误。责任追究下来,落到冯海峰头上,算是他的失职。&l;/br&g;
总部的责问,给纪远尧施加了很大压力,一个冯海峰不足以挡住杀气腾腾的刀锋,市场部终于被推上砧板,挡在了他们的主帅身前。&l;/br&g;
企划和市场两个部门,在各地分公司都是独立并行的存在,职能上各有侧重,虽然同在一个系统,却常有各自为政,争夺利益的情况出现。早在去年,总部就提出过精简架构的想法,在其他分公司做过尝试,合并这两个部门,削减一直居高不下的营销成本。&l;/br&g;
但在我们这里却受到抵触——多个项目同时推进,推广压力很大,加上纪远尧的支持,使穆彦有充分的底气拒绝合并部门。&l;/br&g;
将在外,箭在弦,总部一时找不到理由强制我们接受调整。&l;/br&g;
而现在,穆彦却手起刀落,亲自砍掉了自己珍爱的那条臂膀。&l;/br&g;
他一手建立的江山折耗惨重,市场这半壁几近全毁。&l;/br&g;
看上去程奕似乎又赢了,可明明流血的人是穆彦,阴郁的表情只出现在程奕脸上——他恐怕没有想到,对手宁肯自断其腕,舍车保帅,也不给他伺机插手的机会。&l;/br&g;
市场部是程奕好不容易寻找到的突破口,刚刚撕开一条裂纹,却被人彻底堵上。&l;/br&g;
这个结果不但使程奕插手的目的落空,更将他推到整个团队的对立面。&l;/br&g;
穆彦曾开玩笑说,如果在古代战场上,他定是横刀立马,阵前直取上将首级的虎将。&l;/br&g;
他是大开大阖,爱恨喜恶分明的人,经此一役,和程奕的嫌隙恐怕再难化解了。&l;/br&g;
周一的晚上,纪远尧留在办公室很晚都没走,将近八点钟了,他还在里面忙碌。人事部今晚也在加班,有个同事叫了外卖,顺便问我要不要也叫一份。&l;/br&g;
这提醒我想起自己的本分,就去敲了敲纪远尧的门,过了好一会儿才听见他说进来。&l;/br&g;
推开门,看见他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在寂与寞的川流上】最新更新章节〖14〗地址https://wap.xbqg99.net/117/1170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