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勋爵改制(2/2)

求。

吴道子大喜过望,施礼道:“玄奘大师就在下邳附近的法华寺修行,小臣这就走一趟徐州,邀请玄奘大师来金陵面圣。”

数日之后,戴宗从荆州南阳郡返回,并且带回了岳飞的书信。原来岳飞领了皇帝的命令后,就带着部队一路向北,在弘农郡宜阳县击破了杨坚属下张须陀的军队。占领了弘农郡南部大片土地。刘辩立即修书一封,命戴宗再给岳飞送去,做出安排:命岳飞在弘农郡筑起军事关堡,争取截断洛阳敌军和关中的联络。

陆纡死了。在四月十九的凌晨,七十岁的陆纡病死在吴县陆家。作为江东最大士族陆家的族长,当朝司徒陆康的兄长,德妃武如意的祖父,大将陆文龙的伯祖父,后起之秀陆逊的祖父,陆纡的死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吴县陆氏一族数千户,家家贴上了挽联,户户挂起了铭旌,悲号声响彻大街小巷,恸哭声彻夜不息,每日里都有来自各地的吊唁者前来陆家祭奠。

祖父辞世,作为孙女武如意理当回家奔丧,刘辩特地准了她一个月的假期,让德妃武如意回老家吴县为陆纡守孝。而司徒陆康也请了丧假,与武如意一道返回吴县。

汉朝以孝治国,对于故去长辈的丧事特别看重,对于远在外地的子孙后裔,都会想方设法的通知回故乡奔丧,哪怕在天南海北;就算赶不上葬礼,也要回来守孝。因此陆康在动身返回吴县之前,就派出家丁快马加鞭赶往青州和荆南,分别通知陆文龙与陆逊回吴县奔丧。

身为江东第一大族,陆家也算是为朝廷做了巨大贡献,既把武如意送进乾阳宫为妃,为皇室繁衍子嗣,开枝散叶;又有陆康、陆文龙、陆逊、陆骏、陆锡等一大批或大或小的官员,而且还举荐了高长恭、朱桓、贺齐等一批优秀武将。

而且在国库空虚,朝廷财政捉襟见肘之时,陆家屡次捐献钱粮,帮助刘辩度过了难关,德高望重的陆纡功不可没。此番因病辞世,作为天子的刘辩也不能不有所表示。但陆纡一直是在野之身,要给他追谥封号,追封官职显然不妥,因此刘辩打算以爵位相授。

自秦国商鞅变法以来,为了奖励军功,便设定了二十等爵位,从最低一级的“公士”爵位依次向上。第二级为上造,第三级为簪袅,四级为不更……这些级别让刘辩颇感头痛,也不知道商鞅是怎么取得名字?

四级向上又分别是大夫、官大夫、公大夫……等等杂七杂八的名号。一直到第十九级才是为后人所熟知的关内侯,最高二十等级的就是彻侯。后来彻侯又分别发展为有食邑封地的三等彻侯,分别是亭侯、乡侯、县侯。汉循旧制,一直传承到现在。

一开始,这些爵位是赏赐有军功的将士。证据就是敌人的首级。每斩首“甲士”一人,便可以获得最低的“公士”爵位,获得赏赐住宅一座,良田一顷,仆人一名。斩首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

这也是战场上将士们总是喜欢把死去的敌人枭首的原因,对于他们来说,敌人的首级就是军功,就是豪宅,就是良田。就是仆从,就是爵位!要问驰骋沙场的将士们最喜欢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敌人的首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太平年代没有这么多仗打;也有许多文人墨客、世家大族在其他方面,譬如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这些爵位便慢慢的开始向一些文人及世家授封。

“这二十级的爵位太乱了,而且从商鞅年代沿用到现在,大汉帝国历朝历代负责吏治的官员真是够懒的,必须改革!打上朕的印记。这样才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刘辩端坐在太极殿上,暗自打定了主意。大笔一挥,传诏改革二十等爵位,削减为十等爵位。免得太繁琐,上下两级没有什么差距,难以形成森严的感觉。从最低级的公士开始,向上依次是不更、庶长、士大夫、公大夫,再向上便是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这五等爵位。

公告:笔趣阁免费app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 abhji (按住三秒复制)!!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穿越到刘辩的三国】最新更新章节〖656勋爵改制〗地址https://wap.xbqg99.net/126/126426/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