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五福临门(1/2)

原来,高伟是被一个藏友带着去的一户老宅。

也算是被杀熟了。不过他是现在才明白过来,当时还觉得这个藏友挺不错,告诉他有户人家家里有祖上传下来的老东西。

到了之后,人家说就剩一件东西了。这件东西,是件光绪青花小盘子,大开门,一眼货,没什么问题,而且本身就不算太贵,价钱开得也比行价略低。

虽然他当时略略有些失望,毕竟不是什么太好的东西,但是也算是买到东西了,所以心里对这个带路的藏友还是带着感谢的。

完事儿后,人家还倒茶聊天什么的,不经意间,去里屋,门开着,他瞥见了柜子里的这件粉彩橄榄瓶。

高伟便提出看看,户主不同意,但是藏友说既然来了,看看又能怎么地

看了之后,高伟觉得真,便问询价钱。结果户主说多少钱都不卖,说这件东西老人临终前嘱咐过,不能卖。

这时候,藏友在一边建议高伟,这样的东西,一般人可看不明白,就是想卖,也得找高人看看再说。

户主顺势接茬,“明儿就带到新房子里,你们二位可别惦记了。”

就这么着,户主越不想卖,藏友越说小心,高伟却越想买,好似魔怔了一样。这就是彻底掉进局里了。

人家那个光绪的盘子,就是个饵。先拿一件便宜的真东西引你上钩呢。

说来说去,户主松动了,说看你这么喜欢,真要卖也行,但是这个东西没让别人看过,他自己又不了解行市,所以得找人看看,顺便打听下价格再说。而且,到时候别说什么真的假的,再来找后账。

这话又是个坑。高伟继续上杆子说今天都来了,也别打听了,就这么卖了吧,保证不找后账。

磨叽了一阵,其间还装模作样打了个电话询问,到最后,户主说乾隆比光绪可早多了,开了个三十万的价儿。

高伟讲来讲去,二十万拿下了。

其实,很多局让局外人看,似乎是有一些漏洞的,但是真要进了这个局里,影响结果的,可就不止智商了。

很多看似简单的局,都是经过了大量心理验证的。

“你那个藏友,和那个户主,两个人肯定是一起玩儿这个的。恐怕,你也不是第一个上当的。”孙中原道,“他们还把你的嘴堵上了,人家说自己不懂,让你没法找后账。”

“谁说不是啊,我现在才回过味儿来我也算彻底明白了,这吃亏上当,多是先存了想占便宜的心思。什么中奖之类的诈骗,不是一个理儿么”

“明白了就好。也不枉我帮你看东西。”

“孙老师,来一根。”李明拍了拍高伟的肩膀以示安慰,接着又给孙中原递了一支烟。

抽了几口烟,喝了几口茶,李明把他要掌眼的东西拿出来了。

也是一件瓷器。

瓷器是收藏里的大项,历史跨度长,种类繁多,爱好者众。但同时也是高仿泛滥的一项,容易打眼的一项。

这是一件康熙青花笔筒。

康熙一朝,官窑民窑皆精,笔筒又是文房里的东西,所以相对多见,收藏价值也高。

这件青花笔筒,有点儿特别,因为画片是一幅富贵人家宅院图。不是常见的山水,也不是单纯的人物。

一座大宅院里,有楼台亭阁,有女眷阁中针线,有顽童院内嬉戏,有男人堂间饮酒。

这青花发色,虽不是鲜亮的翠毛蓝,但也比较好看,近于宝石蓝,釉色也算莹润,看起来挺肥美。

孙中原瞥了几眼,没上手。李明还特地拿起来,让他看看底款。

典型的康熙官窑底款儿,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这不是新仿的,像是民国的东西。绝对不是康熙官窑的,而且就不是清代的东西”孙中原摆摆手,示意不用上手了。

李明对孙中原的水平是不怀疑了,但是这也太草率了刚才那件粉彩橄榄瓶,孙中原是仔仔细细看过的,但是现在这笔筒,只是瞥了几眼,就能这么快断定

而且,被鉴定出不真,心情肯定是郁闷的,李明不由有点儿着急,“孙老师,您不再仔细看看”

“民国的东西,和现代的仿品,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应该没问题了。”孙中原应道。

“这个”李明不是想问这个,他当然想问怎么就能一眼断定不是康熙,更要紧的是,一棍子把整个大清朝给打出去了。

孙中原看了看李明,“噢,我知道了。其实这个不用看具体特征,画片儿有问题”

“画片儿有问题”李明不由得又仔细看了画片儿,从建筑,到人物服饰,没什么问题啊

孙中原接过笔筒,指了指宅院里面影壁墙上的四个字“五福临门”,“问题出在这儿。”

影壁墙上的这四个字,虽然比较小,但还是能看清的,用的是隶书,写得不算难看。

李明怎么看也没看明白,高伟也仔细看了看,同样一脸不解。

“康熙的父亲是谁”孙中原笑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猎宝】最新更新章节〖第167章 五福临门〗地址https://wap.xbqg99.net/127/12798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