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梅菉之行(1/2)

9号那天早上八点多钟大概,也就是康清姐离开我后,我独自一人行回我村里,因为我不舍得将那成张的一百块钱拆开,再者,我还得把它们原封不动的交还给母亲哩!

我本一心想在梅菉兜玩一圈再回家,可是我又怕时间上赶不及,现在看来真替当时的我的英明决策点一万个赞!要不是自己醒目,我还得一路冒着炎热的暴晒走回来,我想我不发烧才怪呢?事实上我还是冒着热晒着满头大汗走回到家,回来后赶紧冲了一壶凉茶解暑!话说当时我走到半路才发觉——唉哟,我的妈呀——居然双脚起泡了,加上今早穿的那双拖鞋又不合脚。

你看,楔状骨的那个部位都磨到红肿了。我强忍着疼痛,咬紧牙关继续一步一步挪着脚步走路回去。你说我这不是犯贱又是什么?就仅仅为了省那几块钱!真够蠢的我!

当然,这事我必须得为自己找借口,理由就是我在梅菉念高中时就试过几次。有一次是清明节放假,梅菉汽车站人山人海,客满为患。每辆客车都严重超载!也许有人会拿广州的公交来说事,我去,这能比吗?

但自从高中毕业后,有五年多的时间里我没坐过去梅菉的化州车或茂名车,现在竟然有点怀念当时挤车的情形。想想都怪自己毕业后去梅菉的次数实在是太少了,总共才不过五六次罢了。但我现在不能不分现实跟幻想,心一横,还是放下浏览欣赏梅菉的美景!更何况梅菉的特色——飘色,对了,还有梅菉的泥塑哩,说起这个还是我的伤心事——直到现在我都未能真正亲眼见识过,也不知飘色是什么样的?这不能不算是一个遗憾!

人生的遗憾有很多,我这个又算得了什么?本以为自己终于长大了,可以去梅菉读书就能见到梅菉的飘色了,可谁知那几年,梅菉已经没钱或者说钱都被贪污去了。以前每年的正月十五开始,为期两天的飘色。

恰好那年我念高一,正碰上下学期开学的日子。我心里一阵高兴,满满的期待着、憧憬着、幻想着!

我还记得我爸当时也在家,在我印象里,“爸爸”这个词,让我很陌生,每次爸爸回家,妈就叫我俩兄妹喊“爸爸”。妹妹倒是脱口而出,我反而骨鲠在喉。我认为,任何事它都是有原则的,你说是不是?

因为我爸每年才回家两三次。有时过年,有时中秋节,又有时清明节回家,不过大多数都是村里要举办“年例”了就回家撑场面。

话说回来,现在过年“年味”越来越淡了。以前农村过年还有“敲锣打鼓”,抬“神”游行!虽然现在的元宵节远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也比不上城里的花销多,可我还是觉得有些看头的,譬如“游神舞狮”“烧鞭炮”等等照样有,至今我都认为农村比城里热闹得很。不过现在人也许长大了,发觉年过得越来越没“年味”了,有时觉得过年团聚不是首要目的,反正一家人也很少聚在一起,每次吃完年夜饭都是各玩各的——抢红包啦,跟同学聚会啦,还有玩手机啦,跟父母的话题越来越少。而手里的钱就跟流水似的,哗哗地流,当时并不觉得可惜,事后那种痛,就好像初次失恋的人,跟牛反刍一样,越嚼越有味!现在不比以前了,也没小时那么快乐,容易满足!曾几何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看看电视,是多么令人向往!

可自从2011年我在广州读书,工作以后也很少回家去闹元宵。就拿广州来举例子,广州是个名副其实的“花城”!可至今在春节里我都没去“花城”里瞧过,一来我这人不喜欢热闹,尤其讨厌喧哗的地方。二呢,习惯了宅在家,一有空就喜欢呆在家看电视,或者看书,所以至今没有女朋友这也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还是我的大男人主义作祟。

但我很固执,以为女人都得靠男人养活,诚然现在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行各业都冒出了很多“女强人”,可这“女强人”心里有多少的辛酸,多少的苦辣,旁人谁能体会?

又扯远了,我自个儿一路往回家方向走走停停,累了就倚靠在路边那些叫不出名字的树下纳凉乘荫。一路走一路想了很多事,包括自己这几年为什么混得不像人样。也想这次来梅菉的原因。但有时人真的很怪,走着走着,你突然会发笑,常常象傻瓜一样狂笑,一会儿又觉得满脑章句,领悟出了平时很多自己想不出的大道理。可当你想拿出手提电话来准备录音时,又被发现满脑空白。

人在旅行中(我这算旅行吗,这叫作践自己)会想到一些或者会让你想起一些有趣的事——以前我觉得医院使我心里担惊受怕,从我记事开始,我就认为医院是一个死人的地方,尤其是停尸间,那更加吓人。死人当然可怕,但我更怕听到那种夺人命魂的“滴答声”(喇叭声),唉,说白了就是生者为者吹喇叭。村里有个老习惯,老人死后都会找人来给他吹“滴答声”,当然了,除开那些偷偷摸摸地拿去土葬的例外。

而且这“吹滴答声”不是每个人都有荣幸享受得到的,据说要五十岁以上才够格。好比这次我回家,村里有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得了鼻癌死了,就没吹“滴答声”,他家里也没什么钱,再说了,农村人谁不喜欢土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人体照相机】最新更新章节〖补:梅菉之行〗地址https://wap.xbqg99.net/148/1489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