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作文大赛 (四)(2/3)
,《桃花扇》是戏剧,《史记》是史书,只有《聊斋志异》才是真正的文言文做作的文章。
所以,在前世李飞阳观看的所有文言文文章当中,《聊斋志异》堪称第一。
不管别人对这三本书是什么样的评价,在李飞阳本人的认知中,此三部书,才算是真正的代表了古文学的巅峰成就。
这篇短文叫做《狼三则》,这篇文章,讲了三个关于狼的故事,李飞阳本来只想取其一篇,但是一篇故事写完后,字数略显单薄稀少,想了想,干脆全部抄袭下来算了。
连同原来文章的名字都没有更改,题目就写成《狼三则》。
写完后,交卷走人。
这次写作,李飞阳又是第一个交卷出门之人,他出去后,讲堂里又是一阵喧哗。
这次,讲台上的两位监考出题人,比上一场更惊讶,上一场可说是李飞阳写作水平高,出的题目太过于平常,难不倒他。
但是这次可是要求以文言文的方式来写作,难道他对文言文的造诣高到了这个地步?这世上,还能真有倚马千言之人?
接到李飞阳递过来的稿纸,严静开缓缓坐到椅子上,低头观看。
看到文章的题目《狼三则》时,严静开有好奇,怎么回事?难道是写了三篇短文小品?
他压住疑惑之情,从头开始慢慢观阅。
李飞阳的写的钢笔字,极为漂亮。一手飘逸的行楷小字,如同一个个小小的精灵一般,一个个跳着舞,顺着稿纸上面的小格子一行行的跳了下去。
光是看这字体,就让人感觉异常的舒服。
云长在也扶了扶眼镜,把脑袋探了过来,他也对李飞阳的文章感到很好奇。
严静开白了他一眼,将身子转了过去,从侧对云长在,不变成了背对他,那意思就是不想让云长在观看。
云长在苦笑了一下,坐到了自己的椅子上,不再探头过去。对于严静开刚才像小孩子一样赌气的行为,云长在倒是不太在意,但是他知道这位老同学确确实实是对自己有了意见。
昨天,对学生的作品审阅后,大部分人都看好李飞阳写的那一篇《不说谎的人》,严静开更是力挺这篇文章,要求把他列为第一名。
但是,出现了特殊的情况,前天省教育厅主任刘国强前来视察,当时比赛正在进行,刘国强也不好进去讲话什么的,只是隔窗往里看了一下,然后,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人,原来省委书记何云山的孙子何定阳也参加了比赛,只是事先并没有人知道而已。
刘国强去过几次何云山家里,所以认得何定阳。
何云山对何定阳这个孙子可算的上是非常疼爱,经常在外人面前夸奖何定阳。而何定阳也确实是争气,从小学习就非常优秀,而且受到何定阳的影响,对古文诗词也颇有造诣,被大院里的人称为小文学家。这件事,也成了院子里的一桩美谈,是以,刘国强对何定阳算是记忆比较深刻。
刘国强还以为自己看错了,等到比赛的文章交到学校里的审核小组时,刘国强专门看了核对了一下,看到了何定阳的名字后,他就知道自己看了没有看错。
刘国强没有想到省委书记的孙子也来参加比赛,他说官场中人,未免多了几分踌躇。
刘国强没有认出来何定阳也就罢了,但是既然认出来了,就不能当作不知道。既然知道了,那么就得做什么。
下级干部想要巴结上层领导,最有效的方式有两个,一个是巴结领导的夫人,另一个就巴结领导的孩子或者孙子。
现在正是一个巴结何云山的好时候,刘国强在审核小组的办公室里,就做出了指示:“何定阳这个孩子我看行!写的不错!就算是拿了咱们中南省作文比赛的第一名,我都觉得委屈他了!”
刘国强拿着手里何定阳写的文稿,拍着桌子道:“这么好的文章,如果不拿第一,还有什么样的文章有资格称第一?啊?这里所有的文章,我都看了,就这篇文章写的好,这个叫做何定阳的同学很有文采,我觉得这么多人里面,他当属第一!”
刘国强看着众多的审核人员说道:“定阳这孩子,我是比较熟悉的,他的能力是我们大院里有目共睹的,特别是他的古文学的造诣,许多成人都比不了!我建议下一场考试的题目,应该让参赛学生用文言文写一篇文章来,只有用文言文写出一篇通顺的文章,这才能真正显现出一个人的文学水平来。”
刘国强说完这些话后,因为工作太忙,也没有吃午饭,匆匆离去了。
虽然刘国强没有再详细的说什么,但其实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作为智商情商正常的成年人,大家都明白刘国强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看来这叫做何定阳的学生,背景不简单呐。
刘国强走后,审核小组开始有了争议,严静开是一个老资格的文人,脾气大,性格直,虽然看出刘国强的意思,但是严静开根本就不鸟他。
严静开本人是省城大学的老教授,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有地位的多了去了,一个教育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大文学家】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五章 作文大赛 (四)〗地址https://wap.xbqg99.net/17/175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