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损失一把扇子事小(1/2)

提及齐淑妃,温婉蓉思忖,她似乎很久没见过她了。

记得初夏那会,齐淑妃偶然带着四姑娘,三不五时和她见一面,有时在仁寿宫,有时在御花园,倒是“阿蓉”“阿蓉”叫得亲切,后来有阵子冷下来,她没在意,在从那段时间往后数,再未碰面。

齐淑妃心思通透,不是无心之人,这么久没见,温婉蓉猜只怕自己哪里得罪不自知。

动机在心里转一圈,面上好似无意问送行的老嬷嬷:“嬷嬷,您方才说到齐淑妃,她最近可好?我许久没见她了。”

老嬷嬷一听两人好久未见,明确几分,微乎其微叹气:“婉宜公主,有些话不是该老奴说,恕老奴直言,太后对您和对齐淑妃,亲疏有别,您知道就好。”

这话说得隐晦,亦无漏洞。

细细回味,别有意思。

温婉蓉是亲,齐淑妃是疏。

再说为何要温婉蓉自己明确就好,言外之意要她和齐淑妃保持间隔,保持关系。

温婉蓉聪颖,听出话里话,却一脸谦恭,警惕翼翼:“皇祖母对我好,我铭记在心,可齐姐姐乃闺阁密友,是我做的什么处所惹姐姐不兴奋吗?”

仁寿宫都知道新封的婉宜公主为人教养,又谦卑有礼,太后爱好,下人的风向随着转。

老嬷嬷迟疑片刻,倏尔压低声音道:“倒不是什么大事,公主只当听个故事。”

温婉蓉连连点头:“嬷嬷请说。”

老嬷嬷提起之前织造局送团扇的事:“公主您手上那把金线纳锦团扇,还记得吧。”

温婉蓉说记得。

老嬷嬷叹口吻:“那把扇子齐淑妃看中,太后特地留给您,没答应她,认为过了就过了,偏有善妒又爱嚼舌根子的,以此拿齐淑妃过往说事。”

话为点明,温婉蓉心里透亮:“齐姐姐过往不大好,如今苦尽甘来,确定不盼看有人再挖伤疤。”

“太后心慈,不止一次替淑妃娘娘说话,可后宫如何,公主玲珑心,”说着,老嬷嬷又叹口吻,“公主殿下,有些话太后不让老奴们说,老奴斗胆提一嘴,还请公主听了便忘。”

温婉蓉一个劲点头:“嬷嬷放心,我懂,我懂。”

老嬷嬷笑了笑:“太后总夸公主是聪颖人。”

温婉蓉低头浅笑,在宫门口福礼告辞,转身离开。

出宫的路上,她一路走一想老嬷嬷的告诫。

方才一番话到底是私下卖人情,还是太后有意转达。

温婉蓉更偏向后者。

齐淑妃早已不是昔日不受待见的庶出姑娘,可山河易改本性难移,外养子女毕竟见识少,格式小,这也是老太太为什么必定要把英哥儿接回府亲身抚养的缘故。

姑娘养不好,再不济嫁个寻凡人家,可儿子,无论嫡庶,都是血脉传承,老人家怕把孩子苗养坏了。

再说虎父无犬子,覃昱能在极艰巨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他的儿子天资不会差到哪里,何况牡丹看似娇柔,也是个有主意的主儿。

温婉蓉想了一圈,心里对老太太又敬佩几分,思忖飒飒和英哥儿都养在老太太院子里未尝不是好事,她也可以安安心心做自己的事,为覃家尽绵薄之力。

于是回府后,她麻利找出太后赏赐的团扇,打开红木盒,拿出来仔细打量一番,到底是织造局送宫里的东西,金线细如发丝,却根根分明,纳锦绣艺高深,就是绣坊最好的绣娘也绣不出如此生动的图案。

难怪齐淑妃会看中这把扇子,温婉蓉把团扇放进盒中,重新盖好,暗暗庆幸,好在一个夏天没拆出来用,不然染了香,就没法拿出往当人情。

晚上覃炀回来,她跟他提了一嘴团扇的事。

覃炀无所谓,在他眼里,什么绣都一个样,不在乎好不好看,只在乎好不好用,扇风凉不凉快。

不过温婉蓉把扇子拿出来给他瞧一眼时,他也不是完整不识货。

“是好东西,翻遍燕都都买不到,你想好送人?”他问。

温婉蓉说舍得,确定不大舍,一是太后赏的,二来东西好赖谁看不出,齐淑妃想得好东西,难道她就不想?

再说现在恢复皇女身份,好歹贵为公主,衣着行头都有讲究。

换平时,她不必在意,如今:“有舍才有得,你可知齐淑妃为了这把扇子两个月没跟我说话。”

覃炀冷哼:“跟皇上睡几天,连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忘了吧!换老子,烧了也不给她!”

温婉蓉嫌他说话没把门:“你在家说话也注意点,别气性一来,口无遮拦。”

稍作停顿,她又说:“哎,假如牡丹这次能顺利进宫,丧失一把扇子又如何。”

覃炀别的没听进往,把牡丹进宫的话听得逼真,他凑到她跟前,几分猜忌,几分讶异道:“你可以啊,昨晚答应的事,今天就有眉目了,哎,哎,跟我说说,你的主意。”

“不说,八字没一撇。”温婉蓉绕过覃炀,把红木盒子收好。

覃炀跟在后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不服就上:将军请自重】最新更新章节〖第168章 损失一把扇子事小〗地址https://wap.xbqg99.net/188/18885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