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万元户(1/2)
8月4号,晨。>
陈小乔不用叫,就自动自觉的爬起来,匆匆扒了口饭,钻进老大屋里。>
许非也刚吃完面条,道:“来的正好,今天活重,早点装车。”>
“今天拿多少?”>
“两百,哦不,三百件!”>
“三百?”>
陈小乔吓了一跳,但也没说什么,乖乖的开始装车。>
1984年,京城职工的平均年工资是1086,每月平均90块钱。当然有穷有富,但能来西单逛逛的,基本都有点余钱。>
俩人第一天卖了100件,第二天80件,第三天搞了金牌竞猜,又恢复到100件,如今五天过去,共卖了480件。>
还差一丢丢,就是传说中的万元户!>
一辆三轮已经不够用了,陈小乔又租了一辆,三百个盒子加上纸板摞的老高。这些留言板可是宝贝,每天都要带去的。>
七点多钟,装好了车,一人骑着一辆开赴西单。途中经过地坛公园,那帮练罗汉功的仍然ia在草坪上东倒西歪,感受天人合一。>
到了地方,把摊摆好,早有卖报纸的凑过来,“许老板,好消息啊!”>
“什么好消息?”>
“您瞅瞅,三家报纸,全登了!”>
那哥们攥着一叠报纸,唾沫横飞,“好家伙,我还是头回见着,与有荣焉,与有荣焉!”>
“昨儿还问我几句呢,你看看这段,就是我说的!”>
“哎,这个是我说的,咋不写我名字啊,我都告诉他了!”>
一帮卖旧书杂志的全围过来,七嘴八舌的议论,顺带恭维一番——有这个衣服摊子,连带周边也兴旺不少。>
陈小乔把三份报纸贴在纸板上,抚了又抚,倍感荣耀。许非则拿着报纸,逐一审阅。>
先是《中国青年报》,标题:《奥运文化衫西单亮相,新青年如何贴近新时代》。>
什么鬼?>
许非一阵嫌弃。>
再看《京城晚报》的,标题《外来小伙进西单摆摊》,副题“奥运文化衫引关注,卖衣服成万元户。”>
这就有点都市报的意思了,通俗易懂,笔调亲民。>
最后是《京城青年报》,标题“文化衫,留言板,金牌竞猜,首个消费热点诞生。”>
哎哟!>
许非眼睛一亮,这家记者可以啊,能写出消费热点四个字,就说明真有两下子。>
他认认真真读了一遍,虽有时代局限性,但确实能看出笔者的思考和眼光,也记住了那个叫于佳佳的名字。>
又过了一会,商场开门,人流增多。>
摊子本就小有名气,再加上记者朋友的助攻,便是最厉害不过的广告。老百姓信这个,报纸都报了肯定是好东西,何况还是三家!>
原本一直犹犹豫豫的,此刻也动了心,再看众人都抢着买,自己也热血一冲,生怕卖光了。>
“我要一件男款,一件女款!”>
“中国崛起还有么?没了?那加油也行!”>
“小码的,小码的,我家孩子穿!”>
许非忙着收款,拿盒子,确认留言;陈小乔忙着写卡片,告知竞猜,一张卡写了错,错了写,满脑袋都是汗。>
一个多钟头,一百多件就流水般出去了。>
陈小乔得到短暂的歇息,抹了把汗,都有点害怕,“哥,这么多人猜,我们会不会赔钱啊?”>
“咱们从820件开始搞的活动,820个人,能蒙对的有十分之一就不错了。”>
“那也有80个呢,你不说价值不低于恤么?”>
“你傻啊!”>
许非揉了揉他脑袋,“咱们随便弄点小玩意,包装精美点,人家一看挺上档次,心理平衡就够了,谁管你那东西值多少钱?”>
就像点娘送的中秋大礼包,号称价值不低于几百块,结果一看,略略略……>
┑( ̄Д ̄)┍>
摊手摊手。>
一波人潮过后,生意出现空档,陈小乔看着剩下的一百多件颇为焦急。许非稳得一逼,还买了个西瓜抱着啃。>
等着等着,等到了下午,他忽道:“到商场里看看。”>
“诶!”>
陈小乔应了声,跑进西单商场。>
不为别的,就是到卖彩电的地方看新闻,这几天都是如此。谁拿了金牌,电视台会有快讯,而一有快讯,老少爷们都会欢呼一阵。>
不过这次他去了很久,半天才跑出来,疯了一样。>
“卧槽!卧槽!”>
少年词汇量不多,比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1983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九章 万元户〗地址https://wap.xbqg99.net/197/1975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