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身登九五 十三(2/4)

造器械以及船舶等物资的部门皆带上了一些后世工厂的色彩,在这些部门之中工作的这些工匠是有着固定收入的,平时亦不用务农,他们的报酬和工资颇为类似,但在家中还是有着属于自己的田地,并未完全脱离“农”这个范畴,虽说比起一般农户他们的收入还要稍稍过之,不过田地对百姓可是意义非凡,想在思想上将之彻底改造还需要不断的教育与事业的继续发展。

后世强大的国家必须要拥有强盛的工业,历次革新推动人类历史进步也皆是先从这个领域产生变革,也许对于汉末这个时代推动工业的发展还有点太过超前,但刘毅亦要为后世留下更多的机会。眼前这批手工业者能够专心一致的从事器具所中安排的工作多半还是因为战争的需要及燕王对海域的重视,战争状态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如何让有了一些势头的工业继续良好的发展下去就成了刘毅必须要研究的课题,且在三省六部正是实行之后器具所的定位亦要有所变化。

按照常理此处肯定是要挂在工部之下,经过几年的磨合似陈群钟繇简雍等人都可以担当工部尚书的角色,不过在刘毅的构想之中还是想成立一个独立与六部之外类似后世中科院的一个机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是用在这个时代也极为正确,倘若没有器具所,前番与曹操刘备等人的两线作战刘毅就不会如此轻易的取得今日大胜的局面。

军械、器械、运输工具,这些包含科技因素最多的方面在燕军战力组成之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这一点在大战之中体现的很是明显,操练战阵实战经验皆难分轩轾,可就是凭借器械方面的优势燕军就能在对战之中将相同人数的曹军压在下风,由此而衍生出的多兵种协作配合更在不断的巩固提升之中,相信随着燕地军用科技的不断进步刘毅在军事上的优势还将更为明显!而这也只是器具所一方面的功能,幽州各州在经历了产量飞速提高到平稳发展一段时日之后,这两年增产的势头又开始明显起来,除了各期农训班在推广农业知识的努力以及农事局关于农业技术的研究之外器具所关于农具以及灌溉工具的革新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国最为坚实的基础,农业在此时还是位居第一的,因此对器具所刘毅必须给予极大的重视。

此外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他也都要有着一个总体上的规划,前两样事关民生基础在燕地之中已经有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之后只需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良与推广。重要的是交通方面,刘毅也有了开辟京杭大运河的想法,由此来使得南北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便捷,但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