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一零九章 挺温暖的(3/6)

系。都要被人决定吗?”

杨景行说:“因人而异嘛,我是觉得你应该能理解支持。”

何沛媛顿时明白了:“所以就选我?”

杨景行无奈叹气,然后有点头:“是呀,选你,但是不是一次选的,而是无数次,首先我选择学音乐,再选择进浦音,再选择看了一场有三零六的音乐会,再选择认识三零六,再选择跟三零 作,再选择跟你们当朋友……”

何沛媛帮忙:“再选择老齐,行了,不用说了!”

杨景行很听话:“抛开所有正式演出场合不考虑,只归纳像商场里的这种情形,你有什么心得没?”

“就要说这个。”何沛媛好像抱怨被顾问抢先发问了……

路程并不是很远,而且一直都挺顺畅,很快就过了一半,所以两个人就也挺默契地先放下生活感情上的分歧,抓紧时间好好聊一聊工作。

何沛媛不认同杨景行把商场和音乐厅分别看待,就以《风中心中》和《抱琴》作对比,看起来两首曲子的受众是很不相同的,可是看一下网络上对《风中心中》的编曲评价,大多是说三弦二胡如何惊艳。当初童伊纯的演唱会上,经常也是三弦二胡响起就会有掌声,会发现流行音乐听众的欣赏思路和音乐厅里民乐爱好者其实是差不多的。

何沛媛问司机:“如果让喜欢《风中心中》歌迷去听《抱琴》,你觉得会是什么效果?”

杨景行高兴:“想到一块去了,现在还没机会做很普遍的调差,等年华播放器正式运营后以后会有研究。”

何沛媛就觉得不要把乐迷三六九等区别对待,那些在商场你为她衷心鼓掌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民乐爱好者。事实上在在音乐厅里,三弦二胡电吉他合奏的《抱琴》的受欢迎程度也明显超过三弦独奏《空山》。虽然从作曲创新和演奏角度而言《空山》的艺术档次会高不少,但是如果站在非职业角度,何沛媛自己也会更偏爱《抱琴》一些。

何沛媛打个比方:“《空山》是一杯好茶,需要准备好环境和心境去仔细品。《抱琴》就更像一盘下饭菜,老少咸宜。在那种场合,你要端出来的应该是下饭菜……这些你应该都有总结了。”

杨景行说:“听你一说我就更确定更明朗了。”

“少来。”何沛媛不接受,看看司机又说:“不管是不是老齐的原因,三零六都应该感谢你,一直比较用心。”

杨景行要翻脸了:“三句话离不开……那以后别人都说是你何沛媛的原因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