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老道(1/2)
和赵兴嗣说明了一声之后,就开始在白云观内独自溜达。
白云观初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原名天长观,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圣地。
金明昌三年,重修此观,改名为太极宫,金泰和三年,太极宫毁于火。
元初,道教全真龙门派长春真人丘处机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诏,驻太极宫,掌管全国道教,遂更名长春宫,成为华夏北方道教的中心。
金正大四年,丘处机逝世,其弟子尹志平在长春宫东侧建立道院,取名白云观。
元代末年,长春宫等建筑毁于兵燹,只有白云观独存。
明洪武二十七年重建前后二殿和一些附属建筑,正统年间又大规模重建和添建,使观之规制趋于完善。
明正统八年,正式赐额“白云观”。
于是,白云观成了目前全真道派最兴盛的支派——龙门派的祖庭。
但在历史里,白云观经常遭受毁坏,然后又被修复,如此反复了四次。
如今的白云观,是由本朝太宗皇帝遣人修复的,大概占地有一公顷多。
就一个人在观里到处游荡,经过每一个大殿,他都会进去拜拜,随后观察一下殿里的值殿道士。
中途,他有经过一个院,发现院里有个鹤发童颜的老道士坐在院里一棵古树下乘凉,老道士微眯着眼睛、斜靠在树干上,只发出低微深长的呼吸。
刚一照面, 就注意到了这个老道士的不一般,他装作好奇的样子故意瞥了一眼,随后就移开视线,脸上又是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走开了。
这个老道士他暂时没去管,只是记住了这个老道士所在的地方,他打算继续下去,先将白云观每个大殿都过一遍再说。
到最后再来找这位老道士聊聊。
接下来,因为路线的关系, 又从老道士院门口路过几次。
老道士表面似是在假寐,其实眼睛一直注视着院的门口。
在观内来回到处走的行为,引起了他的注意。
老道士有些好奇,“这孩子,是观里新收的?哪个家伙的弟子,怎么一直在观里窜悠?从我门口来来回回都溜达了好几次了。”
“不对!”老道士微微摇摇头,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像是新弟子,他的步态始终如一,神态自然,下盘很稳,每一步的距离都一样,这是练熟踏罡步斗才会养成的习惯。
走罡步需要踩特定的点,每一步的距离都不能有差。
估计是哪派有出息的后辈弟子吧,可从这孩子身上,又没看到有修炼过道法的迹象。
真是奇怪,是还没有正式入门吗?可罡步都走的那么熟了,也不像是没入门的弟子啊,难道他师父没有传他道法?”
老道士的心思, 是不晓得的。
在将所有的大殿都逛完之后, 声嘀咕一句:“和其他修行门派都差不多,在白云观里,除了那位,我也没看到其他年岁很长的老前辈,他们是不在观里吗?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呢?
现在,我去找找那位老道士吧,希望这位前辈能够给我一个答案。”
他想着,往老道士那里走去。
······
在前方转角拐了个弯, 看着前方的院门口。
院里的老道士也注意到了远处站着的 ,他睁开眼睛,平淡无奇的眸子中略带些许好奇、疑惑。
“这孩子,怎么又来了?”
老道士打算起身去招呼 过来问问。
但, 自己已经走了过来了。
老道士见状,便依旧坐在原地不动,等待 过来。
走到院门口, 面带微笑,对着老道士稽首打招呼:“福生无量天尊!您老慈悲。”
“慈悲!慈悲!”老道士起身,对 点点头。随后,举手招呼:“道友,进来吧。”
“好的。” 应下,走进院里来。
招呼 进来之后,老道人就转身回房,不知道去做什么了。
见状, 视线随意的扫视着院中四周的环境。
院里,显得很清静、简陋、干净,有一片竹林,一片花坛,一张方石桌、四个圆石凳,还有老道士刚才休憩时所依靠的古树。
除此之外,就只有面前这间房子了。
老道士从房间中走了出来,手里端了一套茶具和一壶热水,径直走到了石桌旁,将手中的东西摆在上面。
“道友,过来坐。”老道人招呼一声,便坐在石凳上,开始做泡茶的准备工作。
走了过去,坐在老道人的对面。
“道友不是白云观里的人,仙乡何处啊?”老道士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手里一边拾掇着茶具,一边问。
“晚辈 ,从龙虎山来。” 回答。
“龙虎山,姓张。”老道人的眼睛微微一亮,他看着 的脸庞,回忆着。“的确和张倔牛的样子有点相像,道友,你是张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诸天求道士】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七章 老道〗地址https://wap.xbqg99.net/204/2043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