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成长(1/3)
到了乾清宫, 朱承治迈腿进入殿内。
乾清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事的场所, 除了年幼时候, 他认父的那一回之外, 几乎从不踏入乾清宫。
在前头太监的指引下,他到了内间,瞧见宣和帝坐在上头,他身边站着个胡僧, 那胡僧生的满脸络腮胡, 这些年来, 宣和帝迷恋上了所谓的长生之道÷令让各地官员选送有能耐的僧道入宫。
早年的时候, 宣和帝就有服药的习惯,朱承治就是他在服药后一时兴起的产物≈在有些变本加厉,连这种胡僧也一块召入宫里,和那些道士一块,专门炼制丹药,进贡给宣和帝。
甚至还给这些僧道弄了个进奉官的名头。
朱承治和宣和帝并不太亲近,甚至见面的次数都少,但这些事没办法瞒人§承治垂下眼, 浓密的眼睫掩住眼眸里流露出来的厌恶。
这些僧道没几个真心修行, 倒是一个两个在红尘里头泡了十足十, 宝馨和他说过, 这些个人在外头坑蒙拐骗无恶不作。
“你来了?”宣和帝嗅了一下手中的珐琅小壶, 他抬眼看了一眼面前的长子, 他已经有段日子没有见这个儿子了。
这些年后宫陆陆续续有皇子公主出生, 但王皇后却迟迟没有所出,外头大臣们又提起立太子这事来。
耳根好不容易清净了四年,四年一过,又被那些长了老婆舌头的朝臣们在耳边念叨个没停∧烦之下,对这个长子越发不喜,连带着见面都少。父子两个,除了逢年过节,必须要相见之外,其余时间见面次数屈指可数。
这次他叫朱承治来,也是听翰林院的那些个翰林说皇长子天资聪颖,那些个翰林,都是各州府里头层层考上来的,做文章是一把好手,上折子骂人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那些个科道官都是翰林出身。
宣和帝年年月月听这些翰林弹劾人,这听他们夸人,还真有几分新鲜,加上首辅请求他让皇长子出阁讲学,他干脆把长子叫过来看看。
上回见面,还是过年在奉天殿举行大朝会的那次⌒细想想也有三四个月没有见面了。
宣和帝抬了抬手,他一个时辰之前觉得有些困乏,叫胡僧给他进了药♀会儿浑身上下的困乏劲头已经下去了,浑身上下精神抖擞,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
他抬手,胡僧躬身退下。
朱承治一撩袍服对宣和帝拜下,“臣拜见父皇。”
“嗯○来。”宣和帝道。
朱承治依言站起来,宣和帝上下打量了一眼这个儿子≈在这小子十二岁,虽然才十二岁,但是人倒是长的飞快∑着这个头,倒是有成年男子那么高了』是脸上还没跟着身子一块长开,轮廓已经隐隐约约露出,但童稚之气却还没散去。
看上去童稚和少年青涩糅合在一处。
“你听说了没有?”宣和帝撑着额头,眯眼看向儿子。
朱承治垂首,“臣不知道,还请父皇明示。”
宣和帝伸出手来,一旁的太监立刻奉上一杯香茶,他喝了一口,把茶盏放在一旁,他今日穿了道袍,也没穿龙袍,看上去竟然和一普通富家翁一般。
“内阁首辅沈唱我准许你出阁讲学。”
朱承治听完最后一个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你现在越长越大,也越来越有本事了。”宣和帝说着双手在腹前交十,好整以暇的乜着地上跪着的长子,“太子都还没册封呢,就叫你出阁讲学了。”
出阁读书和出阁讲学,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常皇子都是出阁读书,但是只有太子才有资格出阁讲学。
首辅向宣和帝进言的这话,和其他朝臣进言的请立太子没有任何区别,只是首辅说的更加直白罢了。
朝臣们可以和宣和帝直说,但是父子私下相处,宣和帝说起来,却让朱承治十分不好办。
“臣不敢!”朱承治俯身下去,几乎整个匍匐在地。
宣和帝高高在上,看着长子那片无比顺从的背脊,“真的不敢,还是只是嘴上不敢?”
“臣绝对不敢置喙国本之事!”朱承治说着又给宣和帝磕头,这会儿地毯都已经去了,他额头磕在地板上砰砰作响。
“父皇曾经说过,太子之位乃是要等嫡子,臣又怎敢有僭越之心!”
宣和帝嘴角微抽♀话不过是他当年用来搪塞朝臣的嘴罢了,没想到长子竟然能够拿这话来反塞给他。
“你读书,那就好好读书×于其他的事,你一概都不要过问⌒些事也不是你该问的。”宣和帝知道那些个教帐子读书的侍讲官私下也偷偷给长子说一些朝堂上的正事。
国朝对藩王防备甚重,除去太子之外,其他的皇子一概不说于政事。就藩之后,就只能圈在那个小小的城池里头,想要出城都还要派使者到京城向朝廷禀报。
朱承治又是一记重重磕头,“臣明白。”
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宣和帝浑身上下开始燥热起来,他有些不耐烦的敲了敲扶手,“好了,没你的事了,出去。”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皇后等等】最新更新章节〖第26章 成长〗地址https://wap.xbqg99.net/217/2171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