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七(1/2)
&am;&am;于郭药师看来,甄五臣麾下的常胜军为辽人青壮所败,实在是匪夷所思!
&am;&am;唯一的解释便是大军分散劫掠,不意辽人已经聚集的大批青壮,这才为辽人各个击破,狼狈逃得回来。
&am;&am;既如此,此次自己破得辽人青壮后,自不便再分兵劫掠。
&am;&am;当先全盘占领北城,杀光所有敢于反抗的辽人青壮之后,这才敢去搜刮民财。
&am;&am;只是若如此,又恐宋人西军跟在后面捡便宜。
&am;&am;刘延庆的八百士卒可是在后面虎视眈眈。
&am;&am;到时候自己领兵在前面出生入死,拼命厮杀,刘延庆领着西军在后面四散劫掠。苦头自己吃,甜头刘延庆来尝,岂不是白白便宜了这厮。
&am;&am;如今听得刘延庆此语,郭药师心下自然明白,这货打得就是这个主意。
&am;&am;如此郭药师自是不肯,当下便开口道:“刘帅若以兵为后继,只不知待末将破得辽人后,财物又当如何分配?擒拿辽君之功又当如何分配?”
&am;&am;刘延庆也是老油条了,便笑着道:“前次已同你商量妥当。但凡劫掠之财物,各凭本事。至于擒拿辽君之功,你我各半如何?”
&am;&am;见得甄五臣的常胜军为辽人青壮所破,刘延庆心中也有几分害怕。
&am;&am;如今郭药师肯为前锋那自是最好。
&am;&am;若是郭药师为辽人所败,自己尚且能抢先逃走。
&am;&am;若是郭药师破得辽人,那更好。便任由这货于前面冲杀,自己只领军于后面劫掠民财。
&am;&am;唯有既然郭药师在前,擒拿辽君的机会要比自己大很多。
&am;&am;故此刘延庆也不肯吃亏,自己劫掠的民财是自己,你擒拿辽君的功劳一人一半。
&am;&am;郭药师也不是傻子,当下便开口道:“既是如此,末将大军已疲,不若请刘帅领兵破得辽人,末将以疲卒为后继?”
&am;&am;刘延庆肯定不愿意。
&am;&am;双方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定了下来,南城的财物归刘延庆,北城的财物三七分,郭药师占七成。若是擒拿得辽君,功劳一人一半。
&am;&am;二人计议已定,便开始排兵布阵起来。
&am;&am;以郭药师自带的八百精锐为前锋,意图一战击破辽人青壮。
&am;&am;方才逃回的五百常胜军为中军,让他们仔细看看前锋如何破敌。
&am;&am;至于刘延庆的西军,自是准备了许多的口袋之物呆在最后,时刻准备前去劫掠民财。
&am;&am;众人排列已完,此时石桥上的火势也稍稍小了下去,只石桥已经被烧得通红。
&am;&am;当下郭药师便遣人前去,熄灭火堆,取水泼冷石桥。
&am;&am;对面的辽人青壮起先见得常胜军士卒前来,尚且以弓箭射之。
&am;&am;待到见得对方所作所为之后,辽人青壮连弓箭都不肯发了,反而跟着扑灭大火,取水泼桥。
&am;&am;一开始见得辽人以弓箭相阻,郭药师自信满满。
&am;&am;接着见得辽人不肯再发弓箭,反而相帮着干活,郭药师心中已经渐渐有了三分不安。
&am;&am;辽人青壮的求战意愿何以如此强烈?不是应该或阻拦或逃么?
&am;&am;虽则如此,郭药师犹自不信有人能于一个时辰内便将这群乌合之众调教成死士,犹自不信自己的常胜军会输给这群乌合之众。
&am;&am;待到石桥上青烟渐渐散去,郭药师把手一挥,这八百精锐便悍不畏死的冲上前去,欲要一战而破辽人青壮。
&am;&am;谁料得对岸的辽人青壮见得敌军冲来,不仅未见半份惧色,反而欢呼声四起,照样悍不畏死的冲上前来。
&am;&am;两支军队瞬间便于石桥上厮杀成一团。
&am;&am;辽人青壮原本便为王叶所算计,先用以父迫子,以子迫父这一招稳住了局面。待到双方兵锋既交,互有杀伤之时,又假借仁义之名,将死者姓名传遍诸军。
&am;&am;杀父迫子,杀子迫父!
&am;&am;军中总会有一些至诚至孝的血勇之人,见得其父其子为常胜军所杀,便舍生忘死,亟欲报仇。
&am;&am;正如前文所说,王叶的计策一向自带“”功能。
&am;&am;有得这些人出头,即便胆小的人也会被“道德绑架”,不得不相跟着冲上前来,根本不用担心有人逃走。
&am;&am;既有众人相互催眠,又击破了甄五臣的常胜军,便将“集体潜意识”给激发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风起宋末】最新更新章节〖第212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七〗地址https://wap.xbqg99.net/219/219869/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