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聂校长的安排(1/2)
现在虽然是半夜,小康村里仍然灯火通明。小康村的厂区和主要街道路边,都挂着气死风灯,小康村的各个区域都有专门值夜的人提着气死风灯在巡逻。
休息区里一片安静,工厂区里却仍在工作,所有的炉子都仍在冒着烟火。玻璃产品,水产品仍然流水一般产出。
李东升走到一片厂房前,看到房间里仍然有灯火和操作的声音,便问道:“周村长,这机械车间为何也要加夜班?”
周季听了回道:“回东家,过几天就要收割第二季稻了,工人们正在赶制脚力打谷机。”33首发 33xs m.33xs
李东升听了哦了一声,这才想起已经到了稻米收获的季节,便走进了机械车间。
正值夜班的工人们看到周季进来,都向周季打招呼,看到李东升出现时,许多人都惊讶了。李东升在小康村流民们的心中,便是神一般的存在,能见他一面都是莫大的光荣。
李东升去了台湾一个来月,这车间里有几个老师傅自然认得他,也增加了不少生面孔。
李东升一一向师傅们打着招呼,他走到一台快要装好的打谷机旁,问道:“谢师傅,咱们现在库存了多少台打谷机了?”
谢师傅是小康村里的老人了,算是最早进入小康村的人。因为勤劳,加上脑子又灵活,很快便被李东升提拔为工头。
听到李东升问话,谢师傅回道:“回东家,脚力打谷机自从研制成功开始,便加班加点生产。目前做好的成品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台,这里还有三十几台正准备安装。”
“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台了,很好,大家辛苦了!谢师傅,目前生产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困难?”
“别的困难没有,就是齿轮的供货速度不够。铁匠那里总是拖欠齿轮,咱们经常停停做做,想快也快不起来。”
李东升听了也是无奈,在明代,盐铁是国家垄断的,连铁匠铺都需要备案,属于特种行业。
小康村里的金属配件需要到官营的铁匠铺里订购,小康村里自己并不能炼制铁器,顶多偷偷摸摸加工一点。
李东升按照前世记忆设计出来的脚力打谷机,最关键的部件便是传动的齿轮。
这时代还未发明金属车床,要想做齿轮,必须先熔铁铸造出齿轮的粗胚,再经过人工打磨。
熔铸的材料自然是生铁,但这时代采矿极不发达,整个大明一年的生铁产量也不过数千吨而已。
这时的福建并不产铁,全部需要外省运来。铁的价格极贵,一斤生铁需要大几十文钱,较之大米还要贵上几倍。生铁贵且不说,而且十分紧俏,远不能与李东升前世铁比水贱的盛世相提并论。
按说齿轮的用料应该是钢材,但这时代的钢材几乎会是靠锤子敲出来的,称为百炼钢。意思就是千锤百炼出来的钢,与后世的合金钢完全不同。冶炼技术的落后,导致打造钢铁材料的速度奇慢无比。
没有合金材料和技术,又没有锻造机,想要大批量制出钢材,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33更新最快 电脑端:s:33xs/
“必须要有自己的钢铁产业,否则无法打造强大的工业。”
李东升心里暗暗做着计划,他鼓励了一番师傅们,便走出了机械车间。
李东升看了看天色,对周季道:“周村长,你也辛苦了,快去休息吧,明天咱们再聊。”
周季点点头,道:“东家也去休息吧,对了,东家,麻当家的宅院已经建好了,你要不去那里住?”
“麻五的新屋就建好了!”李东升一听大喜。
周季笑着说道:“前几日徐大娘和聂小姐他们已经搬进去了,麻当家的新屋建的气派,住个几十个人也不成问题。”
李东升听了心里颇为欣慰,能让自己的人生活的更好一些,一直是他奋斗的动力。
周季刚想带李东升去麻家,李东升却摇头道:“我还是在办公楼里睡吧,这么晚了,吵醒了他们不好,明天我再去探望他们。”
周季听了也不再劝,便领着李东升去了新盖的行政楼。
小康村里每几天便有变化,何况李东升已经离开一个多月。
在小康村口,一栋全新大楼耸立在仓库旁边。整栋楼占地至少有近千平米,全高两层,屋顶是福建海边特有的船形飞檐,造型优美大气。
行政楼大门口有两名守卫,楼前还种了一些花草,整个行政楼看起来高大气派,中规中矩。
看到周季带着人过来,两名守卫立即立正,站得跟标枪一般。
李东升看到守卫很精神,赞道:“嗯,小康村里的警卫工作做的不错,这些守卫是谁训练的?”
听到李东升问话,周季便回道:“咱们小康村里有许多地方卫所里逃出来的流民,其中便有些懂得士兵操练的老兵。我在里面挑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兵进了保安队,其中有一个老兵张开旺很突出,保安队的日常训练和巡逻我便让他去做了。”
“现在保安队长是谁?”
“现在保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不是大奸商】最新更新章节〖第232章:聂校长的安排〗地址https://wap.xbqg99.net/231/231146/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