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改进改进(1/2)
李东升问道“这船现在能下水么?”
袁海青听了想了想道“船里面的配套还未弄完,不过下海试航还是没问题。”
李东升立即叫袁海青找人来试航,不一会儿,袁海青便叫了三十四人过来。
人手到齐了之后,袁海青命人将船坞外面的堤口掘开,河水涌入船坞,整艘船因为水的浮力慢慢浮了起来。
李东升在船舱之中观察,只见这船舱是通仓,船舱只有一层,再上面便是一个顶板,船艉是舵手室。因为空间有限,这船并没有宽阔的甲板。
船舱的两侧各有三排装着踏板的轮轴,李东升细数那些踏板,判定一排轮轴可以并列四人同时踏动,照这样计算六根轮轴便可同时容纳二十四人踩动踏板。
船舱的中央有一台通道,可以并行两人,算是比较宽敞了。
这个船舱两侧有竹木做成的栅格,上面有木板覆盖,人在船舱里可以躲避箭矢的攻击,要作战时,可以打开栅格上的木板进行还击。
李东升看过之后便知道,这种船是专业的战船。若是长途航行,却不适合,因为这里面根本没有供人住宿和生活的舱室。
车轮舸被人用竹杆撑动,离开了船坞,驶进了河道。
袁海青命令着舵手小心掌握着船舵,摆正了船艏的位置。
“听我号令,准备,踏!”
袁海青一声令下,二十四个船工立即一齐踏下踏板,外面的轮桨开始缓缓转动起来。
哗哗哗哗……
轮桨击打水面的声音越来越密,车轮舸前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李东升此时已经走出舱室,站在了袁海青的身旁。
袁海青命令着舵手转向,接着又令水手将唯一的风帆升了起来,借着风势,船行驶的速度又立即上了一个台阶。
李东升紧紧地抓住舵手舱的栏杆,兴奋的满脸通红。
“这速度可以,真可以!”
李东升心里狂喜,果然如袁海青所说,这车轮舸的速度比蜈蚣船还要更快。
不仅如此,因为这艘车轮舸体型比蜈蚣船大许多,行驶在风浪之中也更为稳定。
“测航速!”
李东升兴奋地喊了一声。
一个水手拿着绑着木块的绳子抛入水中,另外有一个水手拿着一个沙漏在计时。
“四百三十丈。”
听到这个数字,李东升惊喜地喊了一声好。
“两分钟四百三十丈,便是一分钟两百一十五丈,也就是650米,一小时便是39000米,也就是39公里。一海里等于1852公里,39公里的时速就是一小时211海里左右,也就二十一节的速度。”
李东升嘴里念念有词,得出结论之后,更是狂喜地哈哈大笑。
“有突破,太好了!”
袁海青见李东升如此高兴,他也是满脸红光。
“东家,怎么样,是不是比蜈蚣船更快?”
李东升点点头道“蜈蚣船最快的速度也有那么快,但那船太小了,抗不了大风大浪。这车轮舸却更稳当,若不是狂风巨浪,便是走个几千里也不成问题。”
“几千里?”袁海青听了心里一惊,他可没想过让人驾着这种船远洋航行,毕竟它不是福船。
李东升笑了一阵,又跑去船舱里看,看到水手们个个大汗淋漓,他心里便有些小小的过意不去。
水手们为了满足李东升测试的要求,可是拼了老命踩踏板,不亚于参加短跑比赛,能不累么?
李东升让他们休息一下,他自己试着去踏板上踩了一下。
李东升用尽全身力气,踏板竟然纹丝不动,他又叫另外的水手帮助,四个人一起才勉强踩动了一根轮轴。
“哇靠,这他妈的也太累了,这水手的活真不是人干的!”
李东升心里骂了一句,他立即动起了脑筋。
李东升附身去看整个踏板轮轴的机构,立即发现了问题。
古时代们用的轴承全是同心轴承,轴是木头的,承也是木头的,只是在承与轴接触的地方打了点油润滑而已,效果远不如后世的滚球轴承。
木头的摩擦力是很大的,摩擦力越大,踏动踏板时所用的力量便越大,所以非常吃力。
李东升想到了问题的关键,便把袁海青叫了过来。
“袁船厂,我觉得这些轴承可以改一改,我有一种办法可以让水手踏车时更轻松。”
袁海青忙问是什么,李东升便把滚珠轴承的原理说了一遍。袁海青虽然一时没有清晰的概念,但他立即明白重要性。
袁海青道“东家,咱们船厂里便有铁匠,咱们回去便可以做。”
李东升听了立即让大家返航。
一回到船厂,李东升立即让袁海青带着自己去了铁器车间。
铁器车间里加工的都是造船所需的铁件,同时里面也会生产水战时的各种特殊兵器。
李东升让铁匠师傅做滚珠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不是大奸商】最新更新章节〖第375章:改进改进〗地址https://wap.xbqg99.net/231/23114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