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近水楼台(1/2)

李东升一听摇头道:“好……哪里好了,你看那些年久失修的官道像路么?再说,我修这高速公路可不是为了做慈善。”

何谦听到这里又吃了一惊,忙问道:“大哥,您不是做慈善,修路做什么?”

李东升回道:“修路收钱啊,谁走我的路,就要给钱,很公平的!”

何谦再次呆了:“走路还要收钱?”

李东升白眼一翻,道:“当然,不想花钱可以走官道,又不是强迫别人走。”

何谦想了一阵,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修路花了钱,收些钱也是应该的。

何谦问道:“大哥,投资的钱咱们算出来的,但是收益呢,若是没人走,那不是白亏了近百万两银子么?”

“亏……怎么可能会亏。你看啊,我们不是有顺风运输商行吗?”

何谦点点头,李东升又道:“当然咱们不是只给自己走,你可以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行商,你是愿意花四天时间从福州到泉州呢,还是一天半?”

“您说的这条路能跑这么快么?”

“当然,就以咱们的四轮马车计算,若是两匹马拉车,时速可达二十公里每小时,五百里只需要12.5个小时便能到了。”

“公里……小时……”何谦听到这两个新名词又懵了。

李东升知道失了口,便解释道:“这公里是长度单位,是欧罗巴人的标准,一公里为两里。小时是计时单位,一小时为半个时辰。”

听到这个解释,何谦才明白过来。何谦听过李东升有个曾到欧罗巴游历过的师父,李东升一身所学皆从师父身上来。这个欧罗巴的标准从李东升嘴里说出来,自然是合情合理。

何谦点头道:“12.5个小时便是6个多时辰,居然能这么快!比较起在路上住店吃饭,还有那么长时间的颠簸,便是花点钱也值得了。”

李东升笑道:“那是自然,只要不是收天价高速费,我相信还是有很多富人愿意买单的。即使是穷人,只要会算账的,同样会愿意选择走我的高速公路。”33首发 33xs m.33xs

何谦听了问道:“大哥,那您预计多久可以收回本钱呢?”

李东升默算了一番道:“一般情况下二十年可以收回成本,考虑到没有竞争,应该十年之内便可收回成本。以后便可天天赚钱,那才真的是日进斗金呢!”

“十年便能收回成本,那这生意的确值得做一做。”

李东升想了想道:“我觉得这个生意很有前途,不过要跟三地的知府和知县签好合同。还有不能走漏了风声,否则让人哄抬田价,那就麻烦了。小谦你想想还有什么要考虑的?”

何谦听了也点头,兄弟二人就修建高速公路的事情商量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李东升便和何谦二人带着许多礼物去了黄桥铺。

黄桥铺离小康村并不太远,只走了半个时辰便到了。

街还是那条街,人还是那些人,但小镇里还是有了一些变化。不仅是街边,便是原来的镇外面,也增建了许多新房。

李东升从车窗里望了一会儿,不禁一阵唏嘘。

“大哥叹什么气,有何烦心事?”何谦在旁边问了一句。

“不烦心,只是有些感慨。这个黄桥铺比起我刚到莆田时,总算有了一点变化。”

何谦微笑道:“这还不是因为有了大哥你,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黄桥铺的乡亲们靠着你都发了财。若没有你,只怕黄桥铺便是再过十年百年,恐怕还是老样子。”

李东升听了也微笑起来。对于何谦的赞美,他是乐于接受的。

黄桥铺因为离小康村近,接了小康村不少订单。

小康村里需要大量的木炭、沙子、鲜鱼和建筑材料,有时候还需要一些工匠帮忙。黄桥镇因为离小康村最近,得到的订单最多,所以有些人因为小康村的开发而富裕起来。

人有钱了,便会想到买田盖房,便会想到消费。于是商品市场开始活跃,服务市场也开始活跃,黄桥铺的物价也渐渐水涨船高,这便是小康村带来的好处。(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三^小》说(网)、、@.彡、彡、x`¥s@.c、o-文)字<更¥新/速¥度最&am;駃=0

“那是李东家的马车,李东家回来了!”

“李东家!”

“李东家吉祥!”

“李东家您好啊!”

李东升的马车一进镇子,立即被熟悉的人认了出来,路人纷纷给李东升打招呼。

李东升听到外面动静,也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向大家挥手致意。

“快让开,给李东家让道!”

李东升的出现不仅让整个镇子欢腾起来,而且还有积极的人主动为李东升干起了开路的工作。

马车停在了张记茶铺的门口。

李东升扔了一块碎银给那个好心开道的人,那人千恩万谢,说了不少漂亮话。

“小升,小谦,你们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不是大奸商】最新更新章节〖第459章:近水楼台〗地址https://wap.xbqg99.net/231/23114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