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扎脚(2/3)

。”

随后加了一句,“可能安和年纪小,孙儿没发现安和关注过谁。”

国公不意外,“周侯一定告诫过县主,先不急,安和县主还小,你目前最重要的是明年春闱,春闱结束留京,亲事慢慢来。”

卓古瑜了然,皇上的敲打,爷爷暂时歇了心思,心里又不是滋味了,这何尝不是爷爷对周侯府的退让,权势,只有相称的权势国公府才是真的国公府。

别说卓古瑜就是国公府其他几房心里也不好受,多年被忽略,心里难免生怨,怨当年放弃权力。

次日早朝,皇上当朝读了吴鸣的折子,分州结束需要发展,意味着缺官员,缺各种人才。

吴鸣折子重点提了大夫,大夫,别说草原各州缺了,全国各州都缺大夫。

皇上问,“众位爱卿可有解决办法?”

齐王和楚王后悔来早朝了,今日早朝没热闹,还好皇上轻易不会询问他们。

皇上感觉不少大臣看他,瞬间想到皇室管理的孤儿院,皇上目光扫过去,看他的大臣们纷纷低下头。

周书仁以为火不会烧到他身上,他就是个管钱的,一直当着背景板。

刘老大人上前一步,“臣听闻周侯夫人管理的孤儿,有大夫教导学医,据说已经能给附近村子的百姓看病。”

众人的目光看向周书仁,周书仁,“!!”

刘老大人继续道:“臣听闻后十分惊讶,特意寻人问过,庄子竟然已有百人学医,给村子看命的正是几位拜师天赋最好的。”

周书仁目光看向刘老大人,不仅刘家盯着养孤儿的庄子,其他几家也盯着,刘老大人说的没参假。

在古代,正常大夫收徒一开始不会教干货,都是拿徒弟当免费的药童,教真本事少则等五六年多则十年之久。

而庄子的孤儿学的都是干货,辨认药材,炮制药材等,大夫没藏私,一个愿意教,孩子们也愿意学,天赋好的小毛病的确能看出来,大部分依旧学着基础,中医难学不是说说的。

皇上明白刘老大人的心思,他对庄子的孤儿十分看重,等一两年,十五六岁的孩子就会去该去的地方,自然清楚有一批学医的孩子。

皇上问,“周侯,你可有什么补充的?”

周书仁心里翻白眼,“臣整日忙碌实在没精力去关注庄子的孤儿,臣不像刘老大人,臣夫人管着庄子不如问臣夫人。”

刘老大人因为周书仁未完之话黑了脸,好像他很闲一样,又被后半句话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