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圣人(2/3)

营中看看”

张昭和王守仁一开始就以读书人的礼节在打招呼。这个时候,张昭称呼王守仁为前辈没有任何问题。王守仁是弘治十二年的进士,就是唐伯虎舞弊的那一科。时年三十岁。

此时还只是刑部主事负责审案,而不是日后的心学创始人、一代军神的王守仁对张昭的礼遇颇感诧异。当红的“炸子鸡”如此客气,他也不是不懂礼数的人。身手矫健的从马上下来,直爽的道“张兄,你我平辈论交吧。我是特意来找你问问新式的战法。”

张昭心里一笑,感受到“圣人”对新事物的痴迷。听说阳明先生在新婚当天,还和道士谈论养生术,静坐忘归。第二天才被岳父找回去。他也不急着回南口村,和王守仁在军营前的大道边找个柳树遮阴,谈论起燧发枪的排枪战术。

王守仁在军事上的天赋毋庸置疑,这位比朱厚照还牛逼朱厚照的应州之战是硬仗。而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完全是以弱胜强,妥妥的军事家。

王守仁听张昭叙述,不时的插几句,谈了一个时辰,他大致搞明白,一针见血的道“如此说来,排枪战术只能击溃,而不能彻底的消灭。新军卫需要配备大量的骑兵。”

张昭点点头,“是的。我现在还差骑兵将领。而且,后续还会配备炮兵为燧发枪兵阵列火力掩护。”

王守仁捻须沉吟着,断言道“张兄,这种战术必定会改变当前的战术。新军卫如果能上战场,必定会表现出色。你的平北虏策我研究过,莫非这就是你说的上策”

他作出如此断言,是因为听朋友说过新军卫的射击“表演”。按照张昭的说法,主要不被蒙古骑兵冲垮阵型,其杀伤力可想而知。

王阳明十五岁时就去居庸关、山海关逛了一个月,专门研究军事。对北虏的事情非常了解。

张昭由衷的道“王兄厉害”牛人就是牛人。只从他说出燧发枪兵四个月就可以练成,成本比弓箭手低,立即就联想到他的“平北虏策”上。

王守仁笑了笑,拿起柳树下不知道何时由张昭的亲卫们摆好的小桌几上的茶杯,咕咚咕咚的喝着。

张昭告辞道“王兄,今日道左相逢,相谈甚欢,就此别过。我后天初六成亲,还望王兄不吝薄面来喝杯水酒。”

王守仁微微有些惊讶,这才反应过来张昭是要准备回家结婚的,还专门陪着他在这里谈论军事,这人情很大,想一想,点头道“好。我届时一定会到。”

张昭拱手,辞别还未成长起来的大宗师,翻身上马,带着亲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