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两百九十一章 激辩(三)(2/3)


“这”刘宇顿时陷入沉吟着,消化着张昭提出来的方案。至少,从明面上,他暂时找不出张昭方案的漏洞。

至于说,商税收的有点重,但是新生事物无可厚非,并没有触及到大明境内的律法。

大理寺卿宋隆亦无法可说。

这时一名掌道御史走出来,高呼道“陛下,祖宗成法不可废。哪有征收如此重的商税的道理而且,国朝优待读书人,岂可与商人一例视之。”

“胡大人,你这是胡说八道。既然去互市,哪有什么读书人”

李东阳的态度早就泄露出来,当即就有言官们出来反驳。什么祖宗成法,那是扯淡无法是朝廷要收税,损害到边镇商人的利益。此人在此瞎说。

等争骂论人声在监察御史的咆哮之下稍平息后,吏部右侍郎、翰林侍读学士王鏊出声道“张都督,你要收鞑靼人的税,这如何收鞑靼人不服王化,未必愿意交税。税务机构总无法跨境追缴。”

张昭脱口答道“这一条,要和鞑靼来的使臣谈清楚。而在互市中,但凡不交税的鞑靼人,不允许交易。由商人举报。胆敢闹事的,应有边军予以扣押,适用大明律。

现在是皇明获胜,主动给他们提出互市他们胆敢不遵守,那也没必要客气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张昭的骨子里,还是个强硬派。

其实,历史上还真有人干过蠢事。以为制定规矩,就可以互市。但是鞑靼人直接开抢,这比给钱买不爽得多所以,先要把他们打疼然后才能谈生意。

王鏊微笑着颔首。

他对张昭印象不错。之前,还和张昭在乾清宫的门厅中交谈过。

张昭这话说的是有点狂。但是,在新军卫大胜鞑靼人的情况下,为何不能狂而且,新军卫还在扩军。

武英殿的大臣们心里多少有点扬眉吐气的感觉现在确实是大明占着优势。鞑靼人想要互市,规矩得守而带来这种扬眉吐气感觉的就是张昭。

弘治皇帝脸上带着笑。这话说的大慰朕心。

李东阳笑道“子尚,还是要和气生财。”说着,向弘治皇帝建议道“陛下,臣请设税务司专职此事”

这话基本是为这场争论定下调子。大致上的一些问题,张昭都已经解答。剩下的细微末节的问题,等试点时再调整。

弘治皇帝环顾群臣,咨询道“诸卿以为呢”

武英殿中的大臣们不会看不到弘治皇帝的表情。这个时候议事有议事的规矩。刚才质询张昭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