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两百九十三章 允许办报(2/3)

的内容,还要允许天下人在报纸上对朝中政策发表言论。

第一件事,就可以从讨论废除天下卫所是否有利开始。引导京中,和天下官吏来讨论。”

弘治皇帝略一思索就明白所谓的引导舆论是怎么回事,把赞成废除卫所的文章多放一些在报纸上不就行了笑道“你这倒是奇思妙想。你的意思是等都吵得差不多了,再抛出京师、天津卫试点的消息。行啊,朕许你去做此事。”

弘治皇帝对科道言官一点好感都欠奉。孝宗实录中记载着一些他的言官们的嘲讽。

盖因言官们老是骂弘治皇帝,今天说这做的不对,明天说那做的不对。

而弘治皇帝不是什么强势的君王,基本上都是躲着言官。嘴里纳谏,实际上我行我素。

不过,他知道不能阻塞言路。终弘治一朝,因言获罪的大案基本没有。当然,小案子还是有的。

而张昭的提议,他大略上看出一点苗头。引导舆论,是不是就是将言官们纳入管理的范畴内

明朝的惯例,都察院、六科,那基本渗透的和筛子一样,没有人能彻底的掌握,做到统一发声。

实话说,这让他有点怦然心动。若是能约束言官,他以后的日子要好过许多。最少,耳根要清静些。

张昭见弘治皇帝批准下来,朗声道“陛下圣明。”

他其实在这番话里打了埋伏。在天津卫搞试点,没有表面那么简单。他其实是想开海禁。当然,事情要一件件的去做。他只是留给引子,后面再不断的引导。

他现在优先的是处理是美食街、互市贸易、涉足布匹、钢铁行业、废除卫所这几件事。

当然,废除全国卫所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总得搀点私货进去,保证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他可不想当张居正,身死家灭。

而报纸之事,则是兑现给王小娘子的承诺。亦是日后做事的重要利器。报纸的作用之大,这一点弘治皇帝未必看得到。

弘治皇帝看张昭的眼光,再多几分喜爱,颇有点长辈看晚辈的意思,笑道“别拍朕的马屁。梁储出使鞑靼,往返还有数月。这段时间,你多和太子亲近。别老想着赚钱建你那个园子。”

张昭略尴尬。这倒不是说弘治皇帝和他聊聊家常他不大适应弘治皇帝的风格。而是说,他想在京西北郊外修建占地三千亩的园林,这是自污的手段。

弘治皇帝直接点出来,表明看穿他的想法。而其实弘治皇帝对他是很信任的。这就有点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