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零九章 张昭的调整(下)(1/3)

关于蓟州镇整训的调整是这次会议的重中之重。

废除卫所的种种措施,除开解放人口,给明朝的社会增加活力外,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提高明军的战斗力。

张昭在西北时开始推动这件事。但彼时他远离朝堂,初步冒头,对朝政其实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对军制的调整,只是隔靴搔痒。而此时他大权在握,自然要作出一个样板来。

由此可见,提出一个让朝廷同意的国家战略来何其重要。

张昭有条不紊的道“整训的第一步,实兵足饷。

之前诸位吃多少空饷,我不去追查。现在都可以以裁撤掉老弱病残的名义,在兵部的籍册上注销掉。但自这次整训开始,一个空额都不允许有。

诸位的亲卫都要并到编制中,由国家发放饷银。

另外,每一个月的军饷都要足额发放到士卒手中。谁敢克扣,别怪我军法无情。

那么,为保证上述两件事的执行。就有此次整训的第二步,在每一个百户、总旗中设立军法官。保证军法的执行,记录战场功勋、宣传忠君爱国之思想、并教授士卒识字。职位分别与百户、总旗相当。但不得干预军中指挥。

这些军法官的升迁由后军都督府决定。这一部分的军法官,第一批将会由新军营和新军营初级学堂的毕业生混合组成。第二批则在蓟州镇中产生。

因而,这就有整训的第三步,军官的培训。

天子已经在诏令在京中设立大明皇家军事学院。蓟州镇的军官要轮流前往军事学院中进行三到六个月的学习。学习什么

第一,鉴于当前兵器的革新,也就是燧发枪和火炮的大规模运用,军中的战术要更新换代。这是每一个指挥员都需要学习的。目前的教材是新军营的步兵操典。

第二,培训大量的军法官。确保军队对大明,对天子的忠诚。确保军中晋升的公平。

以后,将门世家不再是独有的。而是要将真正有才华的人选拔出来。

整训的第四步,军衔改革。

大明的军队体系中,其官职、称号、品级之混乱,实在是世所罕见。搞的乱七八糟。

京营一套体系,团营一套体系,卫所一套体系,边军又是一套体系,禁卫一套体系,还有募兵的营哨体系。

明军的官职体系非常的奇葩,极其难以确认。比如团营的把总,带兵一千,等同于千户。而在禁卫军中把总却是百户。再比如,游击将军有可能是都指挥,也可能是卫指挥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