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生员(五)-雨夜中(1/3)

小雨中,京城里的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位于府学对面的顺天府府衙中,一名幕僚匆匆的拿着一份文书去后堂里找府尹胡溥。待长随通报后,很快就在签押房中见到胡溥。

胡溥穿着一身便服,五十多岁的老者,神情微微疲倦,强打着精神接过幕僚递来的文书,看完后将文书丢在公案上,冷笑道,“何提学倒是打的好主意。这事与府衙何干退回去,让宛平县先审。”

从官场的程序上来,发生在宛平县的案子,先应由宛平县审理,再交到府衙的推官审理。哪里需要府尹亲自去审事涉锦衣卫,谁知道背后水有多深

涉及到生员,何提学避无可避,想找个人分担压力,但他难道就想牵扯进去

幕僚劝道“东翁,我倒是以为应该接下来。看案情不过是几百两银子的事,牵扯到牟指挥使的可能性不高。倒像是冲着张昭去的。

这件事无非是两个结果。第一,这个张昭和锦衣卫牵扯过深。那东翁就是为民主持公道。

第二,张昭被其同学诬告,那东翁就是拨乱反正,爱惜人才。在朝堂诸公那里,必定加分。”

胡溥想一想,点点头。

正三品的顺天府府尹看着风光,实则不然。京中的掣肘太多。要外放一个从二品的布政使还需要政绩。他并不想就此去南京养老。

京城,寿宁侯府中。

张鹤龄正招待着自家弟弟建昌伯张延龄吃酒。美酒佳肴陈列,十几名漂亮的歌姬在厅中舞动,仪态曼妙。丝竹悦耳。

说起来颇有点巧合。成化朝的外戚,周太后有两个弟弟,长宁伯周彧就是。而本朝的外戚,张皇后同样是有两个弟弟。即飞扬跋扈的张家兄弟。

而且,两家关系不大好。这主要是对商业利益争夺导致的。明朝和两汉不同,外戚是没有实权的。政治上没有追求,那就只能多捞钱。京师的地界,赚钱的生意就这么些。通常情况是,两家手伸到一个口袋里去。

张昭这事,恰恰如此。

张延龄欣赏着堂下歌姬的妙态,笑着道“大哥,你让人出首,我听闻府衙明日就要审这案子。你这是摆姓周的一道,他这会在家怕是要气的吐血啊。”

张鹤龄哈哈大笑,神采飞扬,不屑的道“周彧他蹦跶不了几天。太皇太后身体早就不行,能熬几年当今天子正当壮年。姐姐那里独宠宫中。咱们家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张延龄同样大笑。

这时,一名管家进来,悄声耳语几句。

张鹤龄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