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章 官学(2/3)

诸生高达三万余人,加上家人、奴婢,几乎占到洛阳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荆州官学规模固然比不上洛阳太学,却也有数千士子,负书荷器,自远而至,潜心修学。

遍寻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如此规模的官学,即使曹操在许都重建的太学,亦有所不及。

若要问刘景乱世之中什么最宝贵,他会回答:“人才。”

荆州官学,就是一座人才宝库,里面汇聚了四方才俊,所以昨日刘景抵达襄阳,尚未入城,就第一时间派兵护住学城,确保学校内的讲师、学子不受骚扰。今日一早,便将官学定为出行的首站,以示对人才的重视。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主管荆州官学的,正是他的老师,五业从事宋忠。

宋忠乃是一名白首穷经、诲人不倦的儒者,极少参与政事,加之弟子刘景崛起于荆南,成为荆州的心腹大患,宋忠为了避嫌,一心躲在官学内教书育人。

刘景听说近年来宋忠又收了几名弟子,其中尤以益州广汉人尹默学识精深,最为出众。

由此也可以看出荆州官学的巨大影响力,就连益州人都不远万里,慕名而至,求学问道。

荆州官学坐落于襄阳南郊,襄水河畔,有墙垣,南北长百丈,东西宽八十余丈,周回二里,四面各开一门,隐然一城之貌。

由于官学学子及家眷众多,为方便其等生活起居,官学附近还设有一市,名曰:“会市。”

里面除了贩卖各种生活起居用品外,还贩卖“经书传记、笙馨器物”,买卖双方,也都雍容揖让,彬彬有礼,相比于寻常市井,更多了几分文化气息。

刘景对会市可谓十分“熟悉”,前身昔日游学襄阳,不好读书,整日厮混会市,耽于玩乐,令宋忠直呼:“朽木不可雕也。”

不过随着刘景起于市井,名声日隆、势力日盛,他的这段不堪过往,反而成为传奇佳话。

君不见,当年世祖刘秀亦曾混迹于市井,还曾与人合伙买驴,跑起运输业。高祖刘邦就更不用说了,其本就出身于市井。

古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不用刘景自己开口解释,人们自然而然就为他找好了理由。

刘景车驾抵达学城北,宋忠事先得到通知,早已率领官学师、掾、诸吏数百人出城相迎。

荆州官学有两大系统,首先是教育系统,五业从事宋忠之下,有师者五十人,另有孝义掾二人、业掾二人、易掾四人、春秋掾四人、尚书掾五人,诗掾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