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的最爱,大伊万家族(2/3)
作品:《无限之军火狂人》颗氢弹艰难的爬升——这架轰炸机本身就是一件奇怪的武器,在苏联人发现他们当时难以解决上万公里作战半径的轰炸航程所需后,他们后退一步,在喷气时代选择了螺旋桨发动机——不过,这种发动机不是普通的螺旋桨发动机,而是当时才出现不久的涡桨发动机,每台发动机上复杂的、独特的、相互反向旋转的双层涡桨,用较低的成本赋予了图-95超长的航程、巨大的载弹量、巡航时间、以及高亚音速的速度。这颗“赫鲁晓夫-bomb”就挂在该机机腹下,弹尾是黑色部分是减速伞仓,以使这颗沉重的炸弹能够稳定到达目标上空,其作用与神州飞船降落时使用的减速伞一样。
此时,飞机即将飞临目标新地岛上空。数分钟后,图-95已经抵达目标区上空。飞行员戴上了护目镜,苏式户护目镜、头盔、呼吸器配合在一起,形象非常恐怖和压抑,同时也很像一只绿头苍蝇。后舱的投弹手准备就绪,和飞行员不同,他的样子让人不感恐惧,而是可爱:很像一只猩猩。
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图-95立即抛下了这个无法通过机场安检的货物,调转航向,以最大速度逃离爆心——留给它的时间很少,它必须跑得足够快。沉重的“赫鲁晓夫-bomb”落下时,减速伞迅速释放,首先释放的是小的牵引伞,她的作用是拉出巨大的主伞——主伞的面积数百名米,如果靠资助打开,很难避免缠成一团打不开的意外。主减速伞成功打开,赫鲁晓夫-bomb稳定的飞向新地岛预定距离面4000米的爆心。之所以在氢弹上装减速伞主要是为了给载机争取脱离时间。如果不使用减速伞而直接投掷氢弹的话,图-95载机将肯定无法逃离上百公里的绝对毁灭区。
存放在弹体尾部减速伞仓内的两个巨大减速伞(未彻底收紧),小的牵引伞,大的主伞,主伞面积达到几百平方米。
按照计划,赫鲁晓夫-bomb将在目标区上空4000米被引爆。图-95载机上的机械指挥仪装置嘀嗒作响,缓缓指向零位,那也是也是预定的起爆时刻——在可能的核辐射下,苏式简单的机械指挥仪也许是最可靠的————他将担任最后一根稻草,完成赫鲁晓夫亲自改变的、每隔上千万年才宠幸地球一次的概率和壮举。
硬朗的机械指挥仪终于归零——赫鲁晓夫-bomb在目标区上空4000米准时起爆,一个人造太阳开始迅速裂开,由于亮量太高,爆心周围的天地在感光胶片上显得如同黑夜。一秒钟后,“黑夜”不再,第一步裂变起爆过程完成,一道绚丽的天空闪光——氢弹不能被直接引爆,必须首先完成一个爆炸。
爆心收缩,周围又塌陷和暗澹下来了,第一步裂变起爆完成了,他将立即早就高温高严的极端环境,由此引发的核聚变即将到来——也就是真正 将开始。第二步 如约而至,第二次更加通亮的天空闪光夹杂着各种致命的射线、粒子、核尘暴、冲击波,砸向四面八方,一切变得如同白雪皑皑的西伯利亚荒般雪白透亮——此时你需要一副墨镜,然后就是等死。这一刻,架设在700公里外城镇的摄像机拍到了同步的画面,天空犹如日出被照得发红,一场绚烂的核烟花。城镇安静的迎来黎明,也将随后迎来末日,居民们已被提前疏散。
此时,图-95已经飞出爆心区200公里以上,不要以为他已经安全了——以30万公里/秒从200公里外爆心飞溅而出的光粒子,正在迅速扑向这架巨大轰炸机的驾驶舱。漆黑一片的驾驶舱,只能模煳看到驾驶员的轮廓——他穿着沉重的防护服,等待这一刻的来临。第一批光粒子夹杂着各种射线的闯入驾驶舱,飞行员的头顶上方已经迅速被照得发红,像一块迅速烧红的钢板。随后,光子风暴的主力扑面而来,座舱变得透亮,驾驶员即便戴着苍蝇一样的护目镜,依然不得不屈服——他下意识的低下了头回避这200公里外耀眼的光球。随后赶来的冲击波,即便经过了几百公里的颠簸和消耗,依然还保有足够力量将巨大的图-95轰炸机搅得上下翻飞,几乎失控。
直径上百公里的蘑菰云已经完全跨上云层,与日同辉,核尘埃此时也已经飞上云霄,遮天蔽日,云层上空已经不在蔚蓝,变得昏暗,只有太阳还能显示他的一丝光芒,这也意味着这场盛宴进入 ,即将结束,留下的,将是一个方圆数百公里的死寂世界,以及纵深数千公里的余波,部分地区将在更长的时间里笼罩在这场爆炸的遗害中。爆炸发生时,轰炸机与舰艇、地面的无线电联系全部中断,一小时后才恢复,电磁扰动三次传遍全球,通红的蘑菇云高达70公里!
事后拍摄的新地岛爆心地面,整个新地岛已经被夷为平地,在新地岛的爆心圆圈内半径数百公里内为彻底毁灭区。
在4000米高空爆心的下方地面,被来自空中的巨大的冲击能量隔空砸出一个直径超过3公里的大坑——注意,本质上,这不是这颗炸弹直接在地面爆炸产生的,而是在4000米高空爆炸后裹挟着巨大能量的空气砸出来。在高空俯拍的爆心地面,中心像一个陨石坑,方圆几十公里的地面已经塌陷。这是资料中记载的一段文字,从一个很小的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限之军火狂人 最新章节唐天的最爱,大伊万家族,网址:https://www.xbqg99.net/241/2413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