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678 陆军忽然有了存在感(2/3)

她带着技术团队来做工作报告,和其他测试团队的人员见面,和研发组讨论下一步工作内容。同时,校内接手引擎测试工作的一位技术副校长也前来交接工作。事情不多,但头绪略有些杂乱。

对于航校来说,技术与培训,实际上是一体的。

新型引擎的研发,对于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文明,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航校对于引擎测试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培训地外工作人员的主业。

事实上,航校的人员培训本就有两部分优秀的地外工作人员;优秀的航天工程师。

一直以来,国内对地外人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的培训受限于各种客观条件,最顶尖的地外人员总是出自联合体,用于联合体。

在人口资源短缺的年代,在地面和近地空间站工作的航天工程师,比起到处乱飞的地外人员死亡率低多了。工程师活着更安全。

实际上,航天工程师的培训,才是国内各级航天学校的强项。陆军旗下的西北航校也不例外。

但是这样一来,航校水平的高低,就只能靠地外培训的水平,来拉开档次了。

由于新型聚变引擎,代表了下一代地外技术,因此对于任何有机会参与测试工作的天空单位来说,都是难得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担任引擎测试工作,对于西北航校来说,不存在技术水平和人手方面的障碍。相反,还可以借此良机,积累出一批适应下一代技术的航天工程师和地外人员。

工程师才是航天事业的真正基石;再强的地外工作人员,也得有设备,不能靠自己飘上天去。

一直以来,人口金贵的神州对联合体的态度,带有微妙的酸涩虽然开发太空我的人手不大够,但你们都得用我的空舰,用我的船坞空间站,用我的舱外机甲

当然了,反过来,只有够强悍的地外操作者,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

张荷带人搞引擎测试,比空军那边狂野多了。那边人不太行,一离开大气层就变得神经兮兮、小心翼翼了。其实就算是超越设计极限的测试,只要防护措施做好,计算精准到位,保命根本没问题。

这也是为啥她有底气带着一帮人参加核工业部年会的原因。设计团队需要的,就是一次次逼近极限的实际测试。她的人,可以。

对于西北航校这样的“陆军”单位来说,新型引擎测试的好处,还不仅在于积累学校实力。这更是使得陆军进入宇宙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