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桐城(上)(2/3)

间里被彻底肃清,因此对于湖广的实力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大量的百姓士绅发现在复汉军的旗下,似乎也没有比以前更惨,反而减免了不少苛捐杂税,日子倒也能过得下去,因此对于复汉军的支持力度也是逐渐增高。

除此之外,清军的江南气氛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至少有不少人已经打算等到复汉军打过来,就立马割辫反正起义,给大清的坟地再添上一把土。

在清朝统治的版图上,江南虽然一直都是钱粮要地,可也是反清思想最为浓郁的地方之一,毕竟当年自清兵南下以来的种种惨况,让许多人至今记忆尤新。这些人的思想还没有随着清朝的统治而彻底淡下去,若是等清廷统治再延续五十年下去,恐怕这样的情况就会得到扭转。

正因为如此,在这个时代,还能看到像曾静这样的反清读书人,也能看到朱一贵这样的实干家,日后出现的洪门,也是因为在这样的土壤培养下,才能得以发芽。

“我大清大势尚在,诸位可愿随我誓死守城?”

阿尔松阿站在桐城墙头上,望着身后的将士,一脸的热血激昂。只是这一番表演或许能在康熙面前博得一个满堂彩,却无法打动此时桐城将士百姓的心。

众人看着这位钮钴禄氏的高官子弟,心里并没有半点感动,反倒是觉得一阵腻味,原因自然是因为这位出身高贵的爷,似乎对战场的一切了解,都是源自于话本,却几乎没有半点实战经验。

说起来阿尔松阿,背景靠山也是吓死人,出身满洲镶黄旗人,还是钮祜禄氏,乃开国名将额亦都的曾孙,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孙子,因此在年仅二十三岁的身后就承袭了二等公的爵位,二十四岁就任领侍卫内大臣兼理火器营,可谓名副其实的高官公子哥。

后来复汉军兴起,火器营的差事也给雍亲王拿走了,便只能挂着一个侍卫内大臣的空头衔,随着康熙一路南下。可是这在京城里厚养的温室花朵,打扮成光鲜亮丽的模样给人看看倒也无妨,如今真到了真刀实枪的战场上,便只能缩在后方里。

原本这番打算倒也不错,可让阿尔松阿没想到的是,自己呆在后方却遭到了复汉主力大军的围攻,除了派去了求援的信使,便彻底束手无策了。

现如今随着康熙南下的大佬们基本上都去了前线,唯独留下了阿尔松阿和兵部尚书白潢,在桐城负责督办军需,因此阿尔松阿很自然地将眼光投向了白潢。

白潢故作镇定,他虽然也只是前年被提拔到兵部尚书的职位上,可好歹也是一路上从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