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都是有原因的(2/2)



自然的拉扎列夫肯定在别林斯高晋的邀请名单之列。正好前者也要回来面见沙皇述职,正好就一并办理了。

而让拉扎列夫返回圣彼得堡的第三个原因,就跟李晓有直接关系了。作为蒸汽船舶,尤其是铁壳蒸汽船舶的主要支持者,老头是一贯关注世界各国在这方面的相关信息。

当李骁用作者的笔名发表一篇篇相关论文的时候,老头就关注到了他。尤其是西蒙兹跟李骁打嘴仗之后,老头更是强烈地关注李骁,原因也非常简单,老头非常认同李骁的观点。

而类似的观点在落后的俄国真心属于实打实的少数派。不管是蒸汽船还是铁壳船在俄国都属于异类。尤其是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更是异类中的极端,应该被打翻在地并踏上一万只脚。

在这些保守派看来,蒸汽船造价高昂、可靠性一塌糊涂、乘坐舒适性也是相当的糟糕,根本就没有任何价值,就是一种昂贵的玩具。

而用铁来造船壳那更是离经叛道,是天底下最最荒谬的事情。遇水即沉的钢铁用来造船,这不是梦话是什么?

这些年拉扎列夫就是不断地跟持有类似观点的白痴周旋,不断地试图说服缅什科夫一类的老顽固接受新事物。但效果么,只能说差强人意。

因为原因很复杂。就拿上面那两条来说吧,第二条那真心是一点物理常识都没有,不值得一驳。但第一条其实有几分道理。

蒸汽船的造价确实很贵,比传统的风帆船贵得多。尤其是对几乎没有能力生产蒸汽机的俄国来说,就更加贵了。这么说吧,一台二三百马力的蒸汽机就要数千英镑,如果再算上锅炉设备,引进这么一套可能高达上万英镑。

那个年代的上万英镑可不是一笔小钱,一万英镑大约合十万卢布。这还仅仅是买轮机以及明轮设备,还不包括船体、舾装。乱七八糟加一块,一艘船得三四万英镑。

这真心是很贵了,要知道当年建造一艘二等75门炮的战列舰也不过四万英镑。花三四万英镑建造一艘比战列舰小得多、武备几乎可以说不存在的船,对哪国海军来说都是有点儿不能接受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