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焦点(1/5)
北京时间9月2日9:00
北京 复兴路14号 中国空军大院
空军大院是复兴路西部一长溜部队大院中离城最近的一个,空军大院往西有海军大院、总后大院等。因为空军大院位于公主坟这座着名的大坟区附近,据说在建院过程中,曾经屡屡挖出死人骨头。
空军大院与其他的部队大院类似,院内犹如一个独立的小社会:幼儿园、学校、医院、银行、招待所、超市、餐厅、礼堂、体育馆、派出所、澡堂、理发店、煤气站、缝纫铺一应俱全,群体社会中该有的东西几乎应有尽有,所以大院人即使常年在里面不出院门,也能生活得相当安逸。以前,大院门口有空军警卫营的战士轮流站岗,而现在,军队房改早就实行多年,房屋属于房主个人,部队领导们已经纷纷搬出,大院内的居民也来自于四面八方,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单位住宅小区,空军大院仅剩下辉煌的名称。
以前,也就是改革开放前,这部队大院虽然坐落于北京,但它自有一套独成体系的大院文化,与北京的胡同文化迥然不同。大院里的人来自*,说着天南地北之音,思维方式带着地域特色,但统一接受军事化管理,人们在大同之下难免也存在诸多小异。当每个军人回到自己的小家里,那种“同”与“异”便在家庭教育下各自开花。乔永利在这里听到了他熟悉的家乡潮汕话,觉得十分亲切,想当年自己大学毕业后就投入工作紧张忙碌,一直没能回老家看看,内心里觉得有些愧疚。
看到约定和张鼐委员见面的地点看,他觉得不解,按理说,如果是正式的工作会谈,那么完全可以在军委西山指挥所或玉泉山的办事处,不会是在这个已经平民化的住宅区。或者说,以张鼐将军堂堂军委委员的身份,在这个已经是昨日黄花的空军大院里,身份和环境已经很不匹配了。但说到私人交往,乔永利怎么也想不出,张鼐会和他这个军委办事组普通的办事员有什么交集。
来到张鼐告诉他的门牌号所在的位置,很是偏僻,位于空军大院的最北端空地处,这是一栋很普通的楼房,因为部队大院已经开放,因此楼道门口还贴着送水送气开锁的小广告,而一身普通军便服的张鼐就在阳台上等着他。
在这军队大院里,堂堂的上将仿佛是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这种老人在小区里随处可见,棋牌室和下象棋的老人当中,大都是身着褪色的军便服的老人。
空军大院完全是前苏联时代的建筑格局,建筑之间的空间很大,乔永利很随意的就停好了车,抬头看到张委员,打了招呼。然后顺楼梯上去。
作为一名表意学专家,乔永利很容易就看出,张鼐所在的房子是一栋私人房屋,里面有上世纪八十年代风格的办公家具,半敞开的卧室内有简单的生活设施。
“这是我当年刚刚调北京时分给我的,”可能是看出乔永利的疑惑,张鼐将军一边招呼他在布艺沙发上坐下,一边介绍着:“后来调广东了,也一直保留着,总想着这是自己第一个家。后来房子多了,住处多了,这栋房子也一直保留着,算是我在北京的私人空间吧,可以躲开老婆孩子的骚扰,自己放松一下。”
“100多米吧,在京城也是豪宅了!”乔永利笑着说:“重新装修一下,500万是值的。不过,部队最近清理超标住房,恐怕……”
“哦,这个已经被我私人买下来了!也就是当年出版的那本书的稿费!”张鼐说:“恐怕我还想保留下来,毕竟是我自己的私人空间,可以放松一点。”
从饮水机取出的温水泡茶,对乔永利这个潮汕人来说,味道太淡了。他润了润喉咙,然后看看周边。
张鼐说:“放心,这里没窃听器,都是很单纯的老邻居了!”
“是谈薛将军的工作吧?”乔永利问:“那好,我可以汇报了吧!”
张鼐点点头:“简洁一些!”
乔永利打开一个笔记本,翻开一页,这里是一些数据和符号,是只有他自己才能看得懂的密语。
“薛将军现在正在康复期,我指的是身体,他的精神尚好,在别墅内,给他安装了跑步机和健身器材,不过,为了保密,还没有通知他的家人。也没有任何通讯工具,别墅设置了手机*。因此这里有个问题,他的儿子和儿媳,每月要从上海过来秦城看他一次,下次预计的探监日期是5号,所以到时候监狱怎么向薛将军的亲友解释,是一个问题。”
张鼐说:“就说病了,本月停止会见。”
“是!”乔永利继续说:“关于薛将军的个人情况,您是知道的。在明确授权以后,薛将军已经向我说明了振兴计划的一些情况,但具体的联系方式,工作内容和途径,他坚持要到中央决定开始实行时,才会向我们和盘托出。”
“振兴计划?”张鼐惊讶。
“这是当年,中央军委高级领导命名的计划。”乔永利说:“中国的航母之父!”
闻听此人的名字,刘振东禁不住站起来:“是他?”
“是的!”乔永利说:“我也很奇怪,但是,联想到刘将军生前的种种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国家生死攸关之超级大国】最新更新章节〖第03章 焦点〗地址https://wap.xbqg99.net/263/26300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