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70章 火器(3/3)

这些原本不情不愿的工匠们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虽然见不到家人,但是每年都有高额的银钱送到他们亲人手中。家里的日子过得也是愈发的好起来,光是这一点就足够了。

最近,他们中的一些人的亲眷也被安排着来到了这里落户定居,并且分发了土地,取消了贱籍恢复了农籍,加上有功就可当官,喜事一件接着一件,让他们喜出望外,再也没有丝毫其他情绪。

因为这些改变,他们愈发的卖力的工作,为此不惜身,不惧危险,以此回报给了他们希望和一切的曾经让他们惊恐仇视的山庄主人,现在的大明皇帝朱祁钰。

元代,就已经有了火器,其中火统使用率最好。到了明朝,火器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口径火统和火炮应运而生,大口径的火炮已经开始出现。

明代的火器发展到鼎盛时期。其火器的管形火器品种颇多,形式复杂。当时的喷射火器(古代火药火箭)制造已经相当精良,样式繁多,据《火龙神器阵法》、《武备志》等史书记载,此间多使用的火箭种类有单发火箭、多发齐射火药箭、多火药筒并联火箭、有翼火箭、多级火箭等,火箭的品种达几十种之多。由于火器的蓬勃发展,明代军队普遍装备了火器,战争的主要武器由以往的冷兵器开始转向了使用火器。

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争夺帝位时,就曾使用火箭作战。

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王朝还专门组建了“神机营“,就是后世称之为三大营之一神机营。这种独立炮兵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首屈一指。

如今大明的火器从其分类来说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用手持点放的火铳和鸟铳,其形体和口径都较小,一般筒内装填铅弹和铁弹等物,其射程仅数十步至二百步(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均有此类出土的实物陈列)。

第二类是安装在架座上发射的口径和形体都很大的火炮,多数筒内装填石、铅、铁等物,俗称“实心弹“,少数则装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数百步至二三里距离,主要用于守城和攻城,也用于野战、水战和海战。

水师战舰上就有装备了很多火器大炮等。(明末年间,郑成功率水师海船收复台湾,曾用这些武器痛击荷兰殖民者)。

除了这些,一些威力巨大的爆炸性火器也极为常见和发达,其中光是地雷就品类繁多,杀伤力惊人。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