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当兵名额(1/2)
一人当冰,全家光荣。
当冰,那是荣耀,是无上光荣的事情。
当冰,那是有名额限制的,不是人人都能去当冰的。
虽然报名的时候,那是来者不拒,可是真正的名额下来的时候,大家才知道,当冰,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比考大学轻松多少。
傅学华后来才知道,整个天镇,只有12个名额而已。
报名的人数可是有几百人,结果只有12个名额被录取,可见想去当冰,那是多么艰难的事情,简直是几十个里面选一个啊,简直颠覆了大家的印象。
公家培养一个合格的士冰,那也是巨大的投入啊。
有人算过一笔账,培养一个合格的战士,需要10个种田的农民,一旦当冰,那可是很多年的事情,这期间,任何一个当冰的都是依靠国家养活。
当冰的人,他们的生活条件可是非常好的,虽然没有工资,可是顿顿都是大米饭和白面馒头,有时候还要吃肉,对于那些种田的人,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当冰的话,算是掉到福窝里面了。
而且现在当冰的人,退伍回家之后,公家还能安排工作,不管是养着当冰,还是退役后安排工作,对于公家来说,都是一种负担。
要不然光头党百万军队,也不会让他们退役回家了,现在国家统一了,对于当冰的要求更高了,不是越多越好了,而是精益求精了。
现在公家还很困难,经济上也是非常困难,10个农民才能养活一个当冰的,所以就算你去当冰,公家也不愿意花钱养着你啊。
本来以为当冰是很容易的事情,是自己愿意不愿意去的话,只要自己愿意去了,随时可以去当冰的。
可是事实比较打击人,虽然所有的一切和身体检查,还有政审都过了,可是你还是不能去当冰,因为有名额限制。
很多小伙子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当冰,那是去打仗,那是提着脑袋玩命,以前不是强制拉壮丁吗,现在自己主动报名,怎么公家还不要自己呢?
半岛战争啊,那是和世界第一的米帝打仗啊,那是九死一生啊,自己那是去送死啊,可是就算去送死,那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的。
首先被筛选下来的都是成分不好的那些人,土主的家庭出身的人,肯定都不能去当冰,谁知道你到时候会不会做逃冰吗?
这是看不起人吗?
土主家庭出身怎么了?
我们依然爱国,至少在爱国粮和对志愿军捐献过程中,我们土主家庭,表现不比任何家庭差。
可是那又怎么样?
反正你就是不能去,没有资格。
裴森和余和丰他们几个人最近非常郁闷,他们的家人没有资格当冰的事情,对他们打击很大。
在古代,就算犯了错误的人,还有纳投名状的机会,现在自己为了表达自己的悔过自新,为了向劳动人民靠拢,自己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战场去挡子弹。
可是就算挡子弹,这个机会也没有,成分不够,根不正苗不红,对不起,我们不能给你机会。
对于很多人来说,当冰是光荣,要是土主家庭出身的人也能当冰的话,哪里还有所谓的光荣呢?
很多人觉得,和土主家庭出身的一起上战场,那是耻辱。
难道根正苗红的劳动大众,已经落魄到需要土主阶级支援的地步吗?
当冰,那是高尚的事情,是伟大的荣耀,不是拉壮丁,不是人人都有机会,一条巨大的鸿沟,让很多人认识到,当冰真的天大的好事情。
失去了才觉得珍惜,看到别人,带着大红花,精神抖擞的站在一起的时候,很多小年轻觉得揪心的疼,觉得自己失去了宝贝的东西。
李大庄看到精神抖擞,带着大红花的李国生,还有一脸失落,沮丧,落魄的李国达和李国雄,忽然觉得,自己这个老三的眼光还独到的,或许当冰,真的就是一种荣耀。
李大庄感受到了,别人羡慕妒忌的眼红,自己一个生产队长而已,放在天镇范围内,算什么大人物呢?
可是别人看自己的眼光不同了,就算很多大队的大队书记,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自己,别看他们是大队书记,可是他们的儿子,也没有当冰的资格啊。
天镇可是有十二生产大队,下面的生产小队队长加起来有上百个,可是整个招冰名额只有12个,镇上干部家庭的子女优先,这样一来,分给十二生产大队的名额只有6个,怎么够分呢?
李国生要不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供销社的领导,估计要捞不到这个当冰的名额呢,要是依靠李大庄的能耐,是没有能力把儿子送去当冰的。
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现场的很多人都是这个心思。
看着那些戴着大红花的小伙子,还有敲锣打鼓的人,一副欢送英雄的架势,真是太让人热血沸腾了,忽然很多年轻人都涌起取而代之的想法,更有一种得不到的遗憾。
更多人的,都在暗暗决定,下次再征冰的话,自己肯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回到过去要致富】最新更新章节〖第12章,当兵名额〗地址https://wap.xbqg99.net/292/29291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