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0章论文,发不出去(求一切)(2/3)

他首先以起源科技的名义注册了起源生物医学实验室。

然后以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名义寻求发表《共生光合绿叶蛋白在动物医学实验中的取代肺部为机体提供氧气》的论文,这篇论文简称《共生绿叶蛋白供氧》。

论文有一些东西是不好解释清楚的,利润光合绿叶杆菌是哪里来的?

不过论文也具有包容性的,以一句“实验室发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这篇论文主要谈论的菌落和机体相互作用对机体的供养,而不是谈菌落的来源。

至于菌落是怎么来的,就让学术界去谈论去争论去自然界中寻找吧。

反正这种事是让别人睡不着觉,而不是让周潇睡不着觉。

周潇整理完论文后准备发表。

以现今的学术现状,周潇还是按照常规准备发表在国外的学术期刊上。

这也不是说国内的不好,而是学术界的现状,国外的期刊认可度和知名度都更好,让你先发国外再发国内,这样会更好一点。

毕竟国内没有一家学术期刊能够和《nature》《cell》《medicine》《los one》《scientific reorts》《oncotarget》相媲美。

周潇也不选择了,将简略版的论文挨着上面的期刊都以起源科技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名义投了一遍(一家不过马上投另一家),这叫广撒网多敛鱼。

其实是否 文,周潇都无所谓。

但 文才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只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才能够进入临床实验,才能够用人做实验。

临床实验是科技产品进入应用的前提,也是最关键的关节。

这个过程相当漫长,有些时候会长达七八年甚至十年。

周潇显然等不起这个时间,只有另辟蹊径。

不过周潇还是高兴得太早了。

当他满心欢喜的将论文投到国外的一些生物医学学术周刊时,被无情拒稿了,不仅拒稿了还被嘲笑了。

《cell》杂志总部,编辑罗德斯收到了来自起源科技的论文。

当他看到论文的第一页就给打了x。

罗德斯对这篇论文不是不喜欢,而是厌恶。

因为他觉得这篇论文是过来搞笑的!这不是什么严禁的科学,而是恶搞,或者是某个作家写的科幻。

罗德斯对这篇论文的评价是,一切数据都是建立在不可能的虚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