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02章 环保和能源的严重冲突(2/3)

的的确确是产煤大国,但是夏国所生产的煤矿大部分的质量不是很高,燃烧之后会释放大量的m2.5以及污染气体。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特别是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北方在取暖的时候,对煤炭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廉价便宜的国产煤炭并不能够满足大部分锅炉厂对排放的要求,这才被要求煤改气。

煤改气这个政策宣传了几年,也推广了几年,但是效果都不佳。

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

一个是因为天然气的价格比煤炭高了不少,政府可以补贴一部分,但是大部分还是要由民众承担,北方的冬天是非常漫长的,从头一年的九月底到第二年的三月,由此产生的燃气费用非常高。

燕京是夏国经济政治最发达的城市,城市中的居民收入也非常高,因此对煤改气是欢迎态度。

但是燕京之外的其他北方城市呢?

北方有许多中小城市,这些城市的居民收入一般,生活压力也非常大,收入也远没有燕京市民那么丰厚。

取暖费是涉及到普通民生和生活质量的费用,一点点地涨价都会引起民众们的不满。

煤改气之后,每年的取暖费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大部分民众并不愿意接受。

因此在该政策推广几年之后,除了燕京等北方的一线城市之外,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居民都没有执行。

第二个原因就是夏国的天然气大部分都是从俄国进口。

进口的天然气是数量限制的,在冬天燃气使用数量急剧增加的时候,也会出现供气不足的情况。

北方的冬天动不动就零下十多二十度,市民们可不愿意忽然之间就停止供暖。

第三个原因是北方很多城市已经有几十年的供暖历史,集中供暖的烧煤的锅炉非常普遍,而且技术非常成熟。

如果要将烧煤的锅炉更改为烧天然气的锅,这个工程量非常大,而且成本非常高。

燕京等一线城市能够负担这样的改造费用,但是很多三四线城市本来生产总值就不高,政府财政也比较吃紧,让他们煤改气,非常困难。

基于上述原因,在煤改气政策推出五六年后的今天,在人们对生活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北方一到冬天空气质量就会急剧下降。

除了烧煤取暖导致空气质量差以外,一到冬天因为照明时间长等原因,北方的用电量也激增。

而北方城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电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