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谁说女儿不如男(1/2)
风风光光的葬礼办完了。族长跟家英交账:‘对不起,家英妹子,钱都用光了,包括礼金。剩下一点点,出灵肯定不够了。’他没料到财大气粗的家月只拿出五十元礼金,连家境不如她的家英都是这个数呢。
家英叹了一口气:‘‘没事,到时候先用的学费顶一顶。’’
回到学校的只要一坐下来,眼泪就像止不住的溪水。老师又心疼,又无奈,只好给她办了休学。这一休学就是两年。
遵照父亲的意愿,独自在家湾生活了两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行动验证古人坟园陪亲,守孝三年的古礼。白天干活累了,就在父母坟前看那些线装书,把父亲有要求的章倒背如流;晚上,在灯下自学从堂姐那里借来的初中课本,不懂就做上记号,等星期天向他们请教。
只保留了两亩水田、一亩棉花地。农忙时族人会不声不响扛起扁担、镰刀帮她收割。地少的姑妈也会来帮忙。那时候,农民互相帮忙,报酬就是一顿比平时稍好一点点的饭菜。
在乡邻们默默无声的扶持下,聪明的学会了一切农活。大伯家康给她的帮助更多。直到现在,一想起那年大伯用帮她抢运谷捆,用老牛拉车过山坳时,老牛被鞭打得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的情形,的心就像刀割一般痛。由于大雨在即,所有男女老少都在抢收。六十二岁的大伯一贯有求必应,撇下自家儿子的活计帮助运秋粮。挑、捆一人全包。当他们把最后一捆稻草覆上新谷垛时,大雨如期而至。两个淋得透湿的人开心的往回跑。
劳动换来的快乐简单又直接,而邻里守望相助的无私情谊更是一生收获的最大财富。大伯的善良、热忱给她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种最纯朴的情感慢慢演变成她的精神动力,成为她的【思想指导】,为她日后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困难中奠定的深情,使永远无法忘记贫苦善良的劳动人民,终其一生都在为他们的利益努力。她用自己的无私言行传承着族长朴实无华的大爱。
‘‘凡事多为他人着想’。’是大伯交给她的宝贵人生经验。
十几岁的曾问家康:‘‘您每天帮助那么多人,不累吗?’’
大伯憨厚的笑,‘‘不累。’’
摇头,老牛都倒地了,何况是一个老人。
‘‘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帮助。’’。‘‘我会报答您的。’’
大伯摸着的头,:‘‘傻孩子,帮助有困难的人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不光我,村里任何人都会。要知道,你伸伸手,花掉的仅仅是一点力气,别人却可以渡过难关。力气是用不完的,困难,有时候,却真的能压死人。’’
听过山里一户人家因为人手少,被洪水冲走全部秋粮,不得不跟亲朋借粮的事。农忙大于一切。所有农民都不会拒绝求助的人。
转眼两年,接受了姑妈的劝告,为父亲提前出灵。
这两年天照应,风调雨顺,的收成不错。她养了不少鸡鸭,每年一头肥猪出售。应季节扯草药,竟然攒了一笔钱,风风光光为父亲办了最后一件事——‘出灵’。具体过程就是把纸货店买到的纸扎房屋供在堂上,在家守护进香祭奠三天三夜后,送到墓地方向焚烧,同时放大量鞭炮,烧化客人送来的火纸。从此,亲人们就只能在清明扫墓和七月半为他们烧化纸钱了。
虽然只是一间纸扎的房子,民间却非常讲究。因为那是给亡灵在阴间居住的房屋,没有它,亡灵就成了孤魂野鬼,受鬼欺凌。
据,在守孝三年中,亡灵是住在家中的,直到出灵之后,亡灵才会离开亲人,去过他自己的生活。又似乎亡灵在另一个世界,是只能靠亲人的供养生活,没了后人的供养,他们将变成孤魂野鬼,在七月半人们为逝者烧纸钱时,就会去哄抢。由此,后人化纸钱时会用厨房里的柴灰画一个留口的圈,叫着亲人的名字,这钱就只属于被叫的人了。野鬼就抢不到了。不过,的母亲教会她,另外烧化一堆纸钱,专给野鬼,俗称‘舍孤。’大概是一种针对阴界的慈善活动。
在烧化灵屋的火堆旁放声痛哭,从此,就真的与父亲阴阳两隔了。这以后她要化悲痛为力量,重新挺起脊背开始自己的人生征程。
亲朋们陪着默默洒了一会儿泪。姑妈就搀着她回了家大院。乡民们无限感叹:‘‘谁女儿不如男,要是有这样一个女儿,死也瞑目啊。’’正是,女儿能办身后事,生男生女都一样啊。
这时期计划生育正进行到瓶颈阶段,个别地方发展到了上房揭瓦,下地牵牛的境地。渴望人丁兴旺的家湾就是抵抗最严重的村落。不过,从此之后,家湾却才成了最支持计划生育的村庄。
客人散尽后,家英央求族长:‘‘大哥,你帮忙打听打听,,如果有人要买房,咱们这家大院就,卖了吧。’’
家康眼睛一下瞪得溜圆:‘‘卖了?为什么卖了?这是祖宅,几百年了,再穷也不能卖!这可是咱们家的------’’
他看见怯怯的眼神,叹了口气:‘‘卖就卖吧。女儿嘛,终究是人家的人,把她供出去,像她姑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里想社会】最新更新章节〖第30章 谁说女儿不如男〗地址https://wap.xbqg99.net/31/3118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