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1章 152,华沙(3/5)

,宣布脱离俄国独立,正式打响独立战争。

2月8日,议会宣告波兰将会维持世袭的君主立宪政体,而且只有现存议会有权力选举出新的国王。

然而,在议会内部,却又因为“前途”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一部分人认为,现在革命形势大好,应该趁此机会发动“人民战争”彻底摆脱俄罗斯的统治;另一部分人则对现状悲观许多,认为和俄罗斯帝国对抗到底纯属以卵击石,所以应该借助现在的筹码,重新跟沙皇谈判,让尼古拉一世和众强国修改《维也纳条约》中涉及波兰的条款,只要能够让波兰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哪怕名义上重新归沙皇统治也无妨。

两派互不相让,激进派唾骂保守派是叛徒,保守派痛斥激进派是傻瓜,彼此互相攻讦不休,议会一片混乱,而类似的争论也在华沙乃至整个波兰蔓延开来,让这个新生的国家陷入到无能为力的泥潭当中。

而在革命后议会任命的波兰起义军总司令扬·齐格蒙特·斯克日内茨基,也是一个悲观派,他认为在欧洲各国都袖手旁观的状况下,自己手下的士兵热情有余而训练不足,而且募集的数量也远远达不到需求,更别说和俄罗斯帝国即将集结起来的庞大军团对抗,所以他不愿意采取积极冒进的行动,宁可等待谈判的结果。

从2月开始,两个多月过去了,两方还在对峙,俄罗斯帝国的军团虽然在向华沙附近的维斯瓦河集结,但是碍于严冬和物资不足,所以一直没有发动大型攻势,只是隔河对峙着。

虽然激烈的战事现在还未发生,但是每个人都知道,俄罗斯帝国的军人必将向着华沙滚滚而来,就像圣经当中的末日审判一样。

但是即使心灰意冷,在这既平静又绝望的气氛当中,亚历山大·瓦莱夫斯基伯爵也还是在努力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一方面,他利用自己的特使身份,到处去见各界名流,以此来传达法兰西皇帝对波兰的同情态度,并且暗中表示有谁愿意流亡的话他愿意予以方便;

另一方面,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开始将法兰西的捐赠物资移交给临时政府和起义军。

在理论上,这些捐赠都是“民间募捐”,而且绝大部分确实也只是食品和药品之类的救援物资,但是,在其中也有一些军火和军械。

对艾格隆和法国政府来说,虽然他们不想亲身下场,但是波兰人反抗越是激烈,越是能够给俄罗斯帝国带来损失,这当然是十分乐见的好事。

当然,为了避免发生不可掌控的事故,他也小心翼翼地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