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www.xbqg99.net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www.xbqg99.net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二十二章 来到欧洲(1/2)_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_新笔趣阁

第二十二章 来到欧洲(1/2)

协定签订后,我向国内立即发了电报,将协定内容传到国内。此后我的经贸代表团就在美国展开大规模的经贸活动,得到美国政府支持后,想不顺利也难。他们将在美国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力争让美国商界和民众了解一个完全不同的东北。而威尔逊也因为一个巨大的中国胜利而使他的政治声望有了明显回升,共和党国会也对该协定大家赞赏。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中国也许将在张的领导下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因为张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人。美国应该公开支持张作霖和他的政府。”

我知道,明年美国大选就开始了,好像这一任总统作了8年,好像是什么柯立芝的,不是有什么柯立芝繁荣的吗?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只是作个副手,不会吧,难道我记错了。不管了,反正去踩踩场子,这是我的一贯原则。然后,我又十分意外的和鼎鼎大名的罗斯福见了面。原来他现在海军部助理部长,好像全美国就一个,他也挺忙的。我和他就美军舰队的进驻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商谈,当然我免不了乘机和他拉拉关系。没想到我们两人大大投机,我吹捧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能够连任三届的总统,他也吹捧我将会给中国带来民主、自由、统一。然后我自然不忘又去拜访了那个鼎鼎大名的火鸡总统--胡佛,一个大话总统,不过我认为他只是运气太差了。

学良在顾维钧的努力和威尔逊的亲自关怀下终于顺利地进入了耶鲁,迈出了人生的重要一步,我让他选择商科。我有一句话,“不懂经商,就不懂政治。”宋美龄在听到了学良已经入学的消息后,自然十分高兴。我知道她是不甘平凡的女子,我也正是看中了她这一点。耶鲁是出美国总统的地方,我想这就使她高兴的直接原因。但是我没想到的是,宋美龄日后也像我们父子一样都作了中华民国的总统,一门两代三总统和石油大王的尊号奠定了海城张家中华第一家族的地位。

经过我们的努力,顾维钧终于答应加入民国党,但是为了他做事方便,我决定暂时不公开他的身份。我要求他要特别注意和柯立芝和他的那个搭档以及胡佛、罗斯福搞好关系。他虽不明所以,但是我这样郑重其事,我想他一定会照做。我还给他分派了几个特工,协助他做好工作。

10月30日,我决定带着孙宝琦和部分随从前往欧洲。离开使馆前,我对顾维钧说:“少川,学良就麻烦你多照顾了。”“雨亭兄,这是我的分内事,你放心好了。”

在罗斯福的帮助下,我们搭乘一艘美国军舰前往欧洲,带着两封顾维钧的信前往伦敦找中国驻英公使施肇基。驻外公使大多爱国,这是我的看法,但我不明白为何会这样?

施肇基(1877--1958)外交家,江苏吴江人。1901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毕生致力于外交事业。1910年任吉林交涉使。1911年任外务部左丞,旋出使美国兼使古巴、墨西哥、秘鲁大臣。1912年先后任交通总长、总统府大礼官,1914年6月20日赴任中国驻英公使至今。这种把外交当成事业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国的,就像有人想实业救国,有人想教育救国,有人想革命救国一样,这些献身于外交的人想的事外交救国。

11月10日,我们在英国伦敦上岸,我们上岸后去前往驻英公使馆。没想到一到门口,就见里面出来一个人,他仔细瞧了瞧我后,大声问道:“你是张作霖总督吗?”

我愣了一下,“我这么有名吗?”只见那人叫道,“是啊!是啊!”接着那人转过头去朝里面大叫道,“喂,里面的人都出来啊,张作霖总督来了!”我一听下了一跳,什么时候我这个军阀这么受欢迎了。果然里面一下子涌出了十几个年轻人,他们围住我大喊大叫,我都听不清他们在叫什么。

“不要再闹了,人家是客人。”听到这句话,那些人才不好意思的散了开来。我一看,原来是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人。“张总督怎么来了,使馆上下不胜荣幸。”

“这位就是植之兄吧,植之兄客气了。”我赶忙说道。

我只看到施肇基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不是客气,是某说的都是实话。总督的作为,是某即使远在海外,也是如雷贯耳。”

自从到了国外碰到中国人,经常有人会这样说。看他那么认真,我也就不再说了。

“这些年轻人像是学生,怎么会都在使馆?”

“噢,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我看我还是请总督一行先安顿了再说吧?”说这就作势引着我们进入使馆。我也只好随他。在从进入使馆后使馆人员对我们可以说是关怀的无微不至,那帮年轻人也不时来帮忙,不过我看不少人是冲着宋美龄来的。终于诸事忙完,施肇基这才请我到他的办公室一叙。

“植之兄,现在可以告知那些年轻人的事了吧。”我看那些年轻人都是英气勃勃,但是一看就知道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难得总督如此热。这些年轻人都是些爱国青年。年初,欧战结束后,他们抱着爱国之心来到英国,不少人想要入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可是他们本就贫困,到了英国后连生活都有些困难,更别论入学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二章 来到欧洲〗地址https://wap.xbqg99.net/334/3341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