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69章 历史上的一个小彩蛋(2/4)

快。而且得利多于大船。无论是物料和人工,小船要简单许多。一艘大船,需要的物料都需要从外地买进,甚为苛刻。且一艘大船,起码需要两三个月的工期,中小船只一个月便可下水。所以我觉得他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便没有坚持。毕竟,铁甲战船需要加快建造,那也是不能松懈的。”

张延龄笑道:“原来如此。不过这二者并不冲突。不在乎那一时的快钱。岳父大人,这龙江宝船厂固然需要赚银子,这当然是没错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为了大明的海贸服务的。现如今在最需要加快建造海贸大船的时候,不能以利计算,而要承担起责任来。我可不是需要这船厂能赚多少银子。至于造铁甲战船的银子,一旦海贸开展起来,很快便有银子源源流入。一个是急功近利,一个是长远布局。岳父当明白我的意思。”

徐杲缓缓点头,这话似乎有些道理。但是……

“岳父大人。龙江宝船厂承担的责任重大,但绝不是为利。我希望的宝船厂,是在目前能够为海贸做出最大的支撑,加快海船建造,为海贸服务。于此同时,我希望宝船厂要钻研的是大型战船和海船的技术革新,要成为行业的领军者。但绝不是要和以后起来的民间船厂争利。龙江宝船厂的格局不应只有这么小。”张延龄继续道。

徐杲皱着眉头,沉吟不语。说实话,他有些迷茫。

“龙江船厂不但不能和民间造船厂争利,反而要大力扶持他们。在技术上,人员的培训上,造船的经验上都要扶持他们。这么跟你说吧。哪怕龙江宝船厂生意萧条,不赚一两银子。但如果我大明后续各地的船厂红红火火生意兴隆,能够吸收数十万百姓做工,能够养活他们的家庭。每年造出大量船只,满足海贸和内陆运输的需求。整个行业带动相关行业蓬勃发展。那比龙江船厂一家独大更令我高兴。我所希望的龙江宝船厂,最终会成为一个行业的学堂,成为一个创新钻研的大学堂。今后可以在造船技术,材料运用,船只的机械结构的设计上面推陈出新,建造出更坚固,更快,更好的船只来。通过这样的革新,让大明的造船技术远远领先于世界,让别人望尘莫及。能做到这一点,那便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了。”张延龄继续说道。

徐杲终于完全领悟了。直到今天,他才真正的明白了龙江宝船厂的定位。它承担的职责是开辟一个新的行业的繁荣,助力海贸大计的助力者的角色。自己其实将它的定位看得太低了。还是格局不够使然。

自己看得船厂的繁荣和兴衰,看得是眼前之利,看的是局部。而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