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53章 炮火连天(2/4)

被实现。这得益于制造工艺和材料的突破,同时也得益于火药作坊的火药提纯的技艺的突破。这些都是厚积薄发,多年来在野狗岭兵工厂不断的实践和钻研的工匠们的成果。

这十门龙吟重炮便是在张延龄回国之后的前后几个月铸造而成的。这一次出征,自然全部拆装装车一起随军作战。

这已经是第二代的龙吟炮了,极限射程从第一代五里提升到了六里,莫小看这一里的射程,那已经是这年头火器制造的一大飞跃了。关键是,火炮的精度有了极大的提高。炮弹形状的改变,让飞行更加稳定,弹道更精确。在极限射程,炮弹误差在五十步方圆。莫看这似乎是很大的误差范围,但对于这个年代的远距离弹道火炮而言,已经是极为惊人的精度了。

十门龙吟重炮开始了慢斯条理的连续不断的射击。每一门重炮配备十五名操作手。手持千里镜的指令手观察目标,估算距离,标出位置,给出射击诸元的数据。十多名士兵开始全力操控炮口的上下左右的角度,到位之后锁死炮口。两名装弹手扛着尺许长的加大了装药量的锥形炮弹装填进后膛,再将火药饼顶入炮膛之中,锁死炮膛。

点火手点燃这拖在外边的火绳,火绳点燃火药。然后便是惊天动地的如惊雷一般的发射声响彻四方,真个是宛如龙吟一般。

发射的巨大后坐力会让重炮周围烟尘四起,并且炮身会因为剧烈的震动而移位。操纵手们需要重新将重炮的底盘和下方用来固定和增大底盘面积的原木进行重新的连接和调整位置。整个发射的过程很繁琐和缓慢。

然而,炮弹在目标点处轰炸的威势和效果,却让这一切的繁琐变得极为值得。

如城堡一般的达拉特内城,北侧以山崖为天然城防和工事,开凿了打量盘旋阶梯,蜿蜒在黑色的岩石之间。虽然只有十余丈高的山崖,但从上到下有三层防御工事。

一眼看去,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崖上看不见一个敌人。但是那里边可以藏几千防守兵力。山崖和山崖之间的二十多道沟壑地带便是鞑子的藏兵之处。山崖之间以索桥连接,便于往来交通和战斗转进支援。

这本是达拉特城的最北端和最高处,距离战场的距离在五里开外,那是绝对没有任何火器可以在城墙外击中的位置。但现在,他们全部在龙吟重炮的轰击范围之内。

重炮炮弹落在一处处山崖之上,碎石飞溅,弹片横飞,烟火轰然。当然因为山崖和地形的庇护,对山崖上的鞑子士兵造成的死伤并不严重。但是,那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震慑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