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6章 二十块钱买了个镇尺(2/3)

的声音拔高了不少。

“二十!”许凡笑的嘎嘎的,“我就是为了买它才买了这个手串的,哈哈哈……”

严博易感叹的摇摇头,“你这运气啊!捡漏人人想要,却不是人人能捡到的,你这三天两头的就捡到一个,知道的是你运气好、眼力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有透视眼呢!”

两人嘻嘻哈哈的说了半天,严博易看着手里的东西忽然就皱起了眉毛,“不对,这个雕字……还有这里的印刻!许凡,你把它好好清洗一下,说不定这次你这个漏又捡了个大的!”

“啊?”这回轮到许凡吃惊了,“又捡了个大的?”

“我还只是猜测,等把印刻清洗出来就能确定了。”严博易说道。

许凡不废话,立刻拿来清水软布开始清理起来。

等到清洗的差不多了,严博易仔细的看了一会儿,问许凡:“你知道蔡襄吗?”

“蔡襄?北宋四大家那个蔡襄?”许凡问道。

蔡襄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曾任礼部侍郎、端明殿学士等,亡故后又被追认为礼部侍郎,少师。

蔡襄为官三十余年,不仅政绩显著,在科学文化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曾撰《荔枝谱》一卷。《茶录》二卷。是世界上最早介绍荔枝的专著。他所创制“小龙团”茶,品质较“龙凤茶”更精。

他撰写的《茶录》一书,共两篇,800多字,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都属于烹试的方法,凭他丰富的经验,独特的见解,再配以当世优秀的书法,使这一著作堪称“稀世奇珍。永垂不朽”!

当然,他还有诗词370首,奏议64篇,杂文584篇。

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家的说法,也就是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米芾(襄阳漫士)、蔡襄(君谟)。

蔡襄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最推崇他书艺的人首属苏轼和欧阳修。

苏轼在《东坡题跋》中指出:“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祥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

欧阳修对蔡襄的书法评价那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