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1章 人才的培养方式【补不要脸的嘴老师万(2/4)

脾气躁的,可不会客气。

看看时间,抓着她手往外走。

“到饭点了,咱们先去吃饭。下午千座要去学堂讲课,俺和你一起过去,正好和他说说。”

去往食堂的路上,左羡梅很是好奇。

“哥哥还给人讲课吗?”

那个哥哥,经义文章是从来不屑于顾的,居然去给人当老师,也不怕误人子弟?

“千座不讲课,俺们从哪儿学的文字、数学和算账?俺跟你说呀,千座对学习要求可严了呢。后营那边,有中队正因为对学习不积极,都被他撤职了呢。”

食堂吃饭的模式,又让左羡梅大开眼界。数千人一起吃饭的场景,更是令她终生难忘。

虽然只是很普通的食物,可数千人一起搅动饭勺的动静,还是让她胃口大开,破天荒地吃了两个馒头。

下午,两人转去了学堂那边,很容易就找到了左梦庚上课的地方。

今天居然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在操场上。

四、五十个小孩子排排坐,全都好奇地看着左梦庚手中的铁制长筒。

而这个铁制长筒,当真是让左梦庚欲哭无泪。

耗时近六个月,望远镜终于做出来了。

做钨钢铣刀、做雷酸汞、做平板玻璃都没有这么费事,为何望远镜这么难呢?

因为工匠们一点磨制镜片的基础都没有。

大明想要找到懂得磨制水晶、玻璃的匠人本就不多,即使有也很难请来。

左梦庚早前遍访过临清,多方打听,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匠人。

没有办法,只能从现有的匠人和流民中寻找手艺精巧的,从零开始培养。

如果说手艺还能慢慢打磨熟练,可毫无学识的匠人成为了制作望远镜的最大难关。

制作望远镜的镜片,可不是随便动手就能磨制出形状的。

这里面涉及到精密的光学知识,还要有非常好的演算能力。

虽然把一片凹透镜和一片凸透镜装在圆筒的两端,就能实现望远镜的基本功能。但这样的望远镜,平常玩玩还行,根本无法用作军事。

因为可观察距离太近了,几乎和目视没有太大区别。

而要想最大发挥望远镜的效能,就必须要通过严格的计算,来确定凸透镜、凹透镜的规格,以及圆筒的规格,还有出瞳距离。

当然了,要想做出最顶级的望远镜,还要在其中添加棱镜。

但以这个时代的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